金秋硕果香千里,高端指路向未来

标签:
初中教学课题 |
分类: 活动展示 |
为了迎接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的结题工作,《指向逻辑思维生长的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研究》(立项号JK22068)课题组于2024年9月10日下午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学楼一楼会议室开展了结题论证与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杨刘、沈南山、张晓贵、张新全、许晓天、李国凯、薛明浩、疏忠良、陈方勇、苏维骥、陈锋等领导和专家莅会引领。课题组全体成员及本校在研HJG24107 课题组、HJG24113 课题组、HJG24116 课题组负责人及部分教师全程观摩了本场论证会。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活动,校领导郁培林、沈爱文、汪梅、王琨等亲临活动现场指导。论证活动由课题负责人卫德彬主持。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校长致辞。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郁培林在致辞中,感激各位专家与领导拨冗出席课题结题论证工作,为本校立项课题观摩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二环节是结题汇报。课题组核心成员刘清清从“为什么做”、“如何做”、“怎么做”、“做了什么”和“成效与展望”五方面逐一汇报。其中研究背景、研究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研究要点回顾,对研究成果做了详细深入的展示与阐述。
第三环节是专家论证引领。专家们一致认为,本课题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硕,文本书写规范。教育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沈南山教授评价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凝练升华成课题问题,“大着眼,小切口”的研究思路值得老师借鉴和学习。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与发展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许晓天主任指出课题关注思维结构与生长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该课题研究是开拓性的工作。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理事长薛明浩校长从学校长足发展与教师持续提升的角度点评,课题研究可以将零散的教师力量汇集成团队威力,拉动学校的教研水平,教师在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同时提升了教学质量,最终惠及学生,是一项学生、教师、学校的共赢项目。《中学数学教学》杂志主编、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张新全教授认为研究成果与研究目标和内容高度关联,研究期间课题组发表了9篇论文令人惊讶,体现出课题组强劲的教研能力。
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教学研究室正高级教师李国凯主任对“逻辑思维的生长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建议课题组可以从思维的“动态到静态转变”、“特殊问题到一般问题的总结”、“正向问题向逆向问题的反思”等方面展开深入思考,从而体现出逻辑思维的逐步进阶。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杨刘教授分享了高校研究课题的方法,课题组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研究数据开展实验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利用定性与定量数据对研究成果进行数据支撑。合肥市五十中东校教育集团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疏忠良老师就“逻辑思维的生长和进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提议深入思考与论证两者的关系,以防混淆概念。哲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张晓贵教授更注重课题的延续与拓展研究,可以继续思考逻辑思维生长的变化机制、非逻辑思维生长与逻辑思维生长的表现特征等。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教育集团教研处主任、安徽省教坛新星、课题组核心成员陈方勇根据各位专家的想法与建议,提出建设课题梯度研究设想,让探索逻辑思维生长形成自研究团体与系统,同时感激专家与领导对课题组的一路扶持与指引。肥西县教体局教学研究室主任、正高级教师苏维骥在总结引领中评价道,课题负责人卫德彬借助课题研究集结教研力量,推动肥西县的教研稳步发展,加快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立意高远,为储备肥西县教研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后,课题组就专家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本课题实际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大家经过热烈讨论,面对面与专家互动交流,改进完善了课题研究,为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