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其华三月情,济济一堂取宝经
——2024年合肥市初中数学第1次送教到基层活动如期举行
天初暖,日渐长,一把好春光。2024年3月22日合肥市教科院中学数学送教到基层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录播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承办,经开区初中数学钱勇名师工作室与肥西县初中数学刘清清名师工作室协办,参会人员有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沐方华、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安徽省特级教师陈良骥、肥西县初中数学教研员陈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校长郁培林、副校长汪梅。活动由陈锋主持,分成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教学副校长汪梅致欢迎辞。致辞中,汪校长说感谢合肥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肥西数学教育的关心和关爱,本次送教活动落地肥西外国语学校,是给肥西县及我校数学教师近距离接触名师的机会。
第二环节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张雯靖老师展示无生上课《合并同类项》。张老师从单元设计的思路设计本节课,接着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展开新知的探究,整节课环节流畅自然、衔接巧妙,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赢得了阵阵掌声。
第三环节是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李伟莉老师展示一节有生上课《积的乘方》。李老师从知识的贯通一致性构思本节课,由已经学习过的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作为生长点和孕育点,将旧知进行延伸,进而探究新知,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师生互动融洽。
第四环节是肥西县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学校教师刘清清以《教学评一致性促成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为主题进行评课。刘老师从如何教、如何学和如何评三个角度加以评价。她说,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主线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数学知识的结构与关联、数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数学学习主体统整下建构脉络清晰、条理分明、互相联系的数学知识体系。要通过不同学生的运算和解决方法的讨论、分享、碰撞,使学生对于一般的方法和特殊技巧都有所了解,并能在新的情境中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从同伴的观点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刘老师强调,教师应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贯通整节课,以评价倒逼教学目标的方式设计课程内容以达到学习目的,最终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第五环节是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教师陆地成专题讲座《穿行于课、题、技的探索路》。陆老师首先从大单元角度构思课时设计,并以具体案例进行具体阐述,让晦涩的理论知识变成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接着陆老师分享对习题的研究,道出自己在习题路上的摸索和想法,解题技巧最终会回归到数学思维和自我领悟与总结的过程。最后分享了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的生本课堂理念以及借助智慧教学环境变革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
最后,陈良骥主任说,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要加大对基层学校的帮扶力度,力求教学资源平衡共享。沐方华主任说,为了充分发挥我市中学数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我市中学数学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市教科院联合名师工作室送教到基层活动。郁培林校长总结说,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希望各位教师在观摩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
本次活动衍生出更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比如,如何将“教”转化为“学”,如何做好生本课堂等。送教到基层活动体现了市教科院对基层学校发展的拳拳之心和对年轻教师自我成长的殷殷之情。相信肥西县数学教育在市教科院的关怀下一定能够振翅高飞!(图文/刘清清,编辑/朱素美,审核/卫德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