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2017-09-09 01:22:16)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日签

杂谈

分类: 塔主原创
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

提要:通过资料图片,你用自己的眼睛就得到结论判断,“国初抄本”、“南图本”、“蒙古王府本”抄录时间,确定发生在“程甲本”刊刻以后也就是最早极限时间1791年12月27日之后

     本来今天当继续放出“草稿箱”里的文章,碰巧晚上在微信草根群有“《红楼梦》诸序面面观”讲座,白天花了些时间p图,所以博文就把当天的几张图片派上用场,用资料图片,简单又直观谈谈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主流红学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几本书都说不清楚的东西,让真正热爱红学的朋友们几分钟就全部贯通

     图片一为高鹗在程甲本中的“手稿”原序:结论程甲本最早发行时间不超过1791年12月27日(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图一)


     图片二为程伟元“钤章”程甲本序:
     程伟元两方阴阳章“钤识”说明刻工完全按照程伟元手稿原貌镌刻,虽然不能达到今天发复制效果,但不能怀疑古人的镌刻技术,几本不会走样。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图二)



     图片三是“蒙古王府抄本”原序:
     其实就是从程甲本程伟元的序抄过来,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但这是实实在在行草原件,有人认为,这就是程伟元的真正手稿。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图三)


     图片四为“蒙古王府本”两种抄写纸张对比:
     内蒙阿拉善旗第八代王塔旺布理甲拉(1871-1931,简称塔王)于上世纪20年代北京玻璃厂购得共74回,所缺六回以及后四十回,是塔王组织超配补齐的,所用纸张为白纸无格,而残本74回及“序”是印好的红格,中缝鱼尾纹之上,也事先印好了“石头记”三字,同为红色,纸张属于乾嘉时期的竹纸,看来抄书人不光功底不错,而且是专门为这次抄写制作了刻板,先把纸张都印出竖格。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图四


     图片五为抄本中“序”与正文竹纸对比:
     完全一致,尤其是“石头记”三字也是同刻板印出,说明这个序不是塔王组织抄补时候后加,而是与残本正文同时期写出来的。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图片五)



     图片六是程甲本程伟元基本手稿概貌与蒙古王府抄本落款程伟元序的字迹对比:
     不仅两者风格完全不同,尤其重要的是,蒙古本草书落款程伟元者,并未钤章钤识,说明蒙古本的序,不是程伟元手稿。结论:蒙古本抄手从程甲本抄来程伟元东西充作序言,以避免装订成册时候“赤裸”的现象,古人的装书习惯,总是要有序或者凡例之类遮掩书本正式内容以表达一种含蓄与正统,就像大户人家,进门就是照壁而不是一眼就看到正堂屋一样。所以,蒙古本抄成时间,确定在程高本出版之后,但绝非说他的底本抄成时间一定就比程高本晚。
图说蒙古本与戚序本的抄录时间(1)

(图片六)

     由于图片过多,影响大家情绪,关于“戚序本与南图本”明日再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