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究竟《红楼梦》在哪里写成?

(2016-02-13 01:13:55)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塔主原创

究竟《红楼梦》在哪里写成?

     在前段时间,发过博文《红楼梦中人的“西堂故事”》,(点击可以访问博文原文)已经介绍了,《红楼梦》批语中的“西堂故事”、“西堂产灵芝”,两个西堂,是红学错误的理解,当做人物的名号了,所以寻找线索就围绕曹寅牵强附会论证,或者跟个别人一样,把尤侗的“西堂老人”做线索,其实,理解了红楼梦“骂清悼明,控诉流寇”的主题之后,文本中或者批语中的人名或别号都不可能是真实的,找的越且,离开润色集团就越远。关于第28回中的批语,甲戌本与庚辰本都说到的西堂,是明末清初北京西北、温泉南面一点的“西堂村”。
     在西堂村,畸笏叟组织了润色,参与的人还很多,所以这是很好的发掘线索,那些对润色人或者“曹雪芹”感兴趣的人,如果多花些精力,在西堂村下下功夫,很快就能理清眉目,因为在清初的西堂村,大户人家屈指可数。由于《风月宝鉴》作者,确定是吴梅村之后,其实其他人物,可以滞后去挖掘发现,至少眼下本人不会对此十分的焦灼。但据此,可以确定,《风月宝鉴》是在北京润色完工并传播开来的。
     主流红学也确定了北京是发源地,但那是阴差阳错的巧合,因为红学是根据曹寅家族兴衰迁移来胡猜的,瞎猫偏偏撞到了一次死耗子,半个世纪前发生在北京的编篡润色等工作,被他们用乾隆时期的曹家败落,因为同在北京而似乎被懵对了。
     其实在批评本中,作品在北京加工处理,是有着明确透露的。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在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有下面一个语段: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庚辰本有一段卷额朱批:丁亥春间,偶识一浙省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究竟《红楼梦》在哪里写成?
     这里畸笏叟感叹浙客未能留“都下”,都下,就是指帝都,所以确定是北京无疑。类似的批语,在传说的靖本里,毛国瑶也摘抄了一段批语:

丁亥春日,偶识一浙省客,余意甚合真神品白描美人物,所缘彼无暇宦缘,奈不能久,且来几南行矣。至今耳火又,余帐然之至,阿平颦墨缘之难恨与一结若此书,叹叹!丁亥□奇笏叟(畸字残半)

     在前面的多次靖本批语解密的文章中,已经跟大家说明了靖本批语为何很多不通的原因,或者抄手错乱了词序,或者毛国瑶抄录时错乱了词序,但这条批语与庚辰本实现了互证的存在,都明确了畸笏叟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都下”。而“丁亥夏”,“芹溪、脂砚”等人均已死去,丁亥年畸笏叟留下的批语也是最后的批语,所以推断,《石头记》在这个时间过后,不管定不稿,都是不会再有润色了,畸笏叟在北京留下最后的批语,也就意味,的的确确,《红楼梦》最终完工,可以认定为北京。
     这样一来,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还能有一丝遮羞布,只要我们以润色人“曹雪芹”为笔名和主要作者之一,纪念馆就不必改为厕所,只是,必须回归,《石头记》创作的时代,曹雪芹纪念馆是康熙时期的曹雪芹,而不是现在那个子虚乌有的曹寅孙子。
     据此,推而广之,对海外,我们依然可以保留“曹雪芹”的字样,不至于让生活在树林里印第安人都嘲笑中国红学的荒唐。家丑再大,也不能丢到全世界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