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湘云忘了辫子怎么梳?

(2015-11-17 00:26:52)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塔主原创

   史湘云忘了辫子怎么梳



 

    群里“沧海客”展开话题:“虽然我们知道贾宝玉的辫子非清朝的辫子,但作者两次郑重其事地提到辫子,绝非泛泛之笔,似乎意有所指。”,列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关于“辫子”文本,掷地有声表明自己态度:“在那样的历史关头,辫子是何等敏感的话题和字眼,作者写贾宝玉的辫子,绝对不是信手闲笔,一定想要表达什么,今儿博客把这个问题挖透!”

     看到复制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一段文本:

 

【见湘云已梳完了头,便走过来笑道:“好妹妹,替我梳上头罢。”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

“好妹妹,你先时怎么替我梳了呢?”湘云道:“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宝玉道:“横竖我不出门,又不带冠子勒子,不过打几根散辫子就完了。”说着,又千妹妹万妹妹的央告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查了一下批评本,在“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庚辰本有一条批语【“忘了”二字在娇憨】,让我为之一振,为何忘了?

     确实正如网友所言,在清朝,辫子不能不说是个有特别意义的词眼,作者一再讲这个“辫子”必有深意,从各种描写看,这辫子绝非清人的“金钱鼠尾”“雅制”发束,那么作者在这里,借湘云的口说“忘了”就有非凡的秘密和意义。

      我以前多次讲过,《风月宝鉴》创作原理,是把人物物格化,事物人格化,宝黛钗湘四个主角,作者是把王权、明清和历史幻化为四个人物,通过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写出一部流畅美妙的言情小说,同时,把明清更替的历史元素通过人物和故事情节,载入大作,形成一部无形的史书,因此有“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的美誉。

      在人格化的过程,史湘云就是历史书籍的幻化,因此当她说“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实际就是抨击了剃发易服带来的迫害,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都要渐渐忘记这个伤痛,表达了作者对“梳头”的怀念。换句话说,就是作者悼明思想倾泻在这不为人觉察的“梳头”之中。

     原来,“梳头”是渐已远去的朱明王朝,《石头记》“骂清悼明”的主旨,时刻贯穿全文。
     史湘云说“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不是人物真正忘记了当初梳的怎样的头,而是提醒生活着的时人,回想“梳头”的失国之痛。同时,讽刺了剃发易服以后,男人们只留下老鼠尾巴大小的辫子,再也不用梳头了。

     《石头记》真奇书无疑矣。

史湘云忘了辫子怎么梳?

(附:2015年11月16日沧海客在本人qq群聊截图)

    沧海客真乃用心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