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涂瀛《或问》网络文字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 |
分类: 塔主原创 |
访问地址: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9xycs/278.htm
“似贾是沙上”是什么?“似藐姑仙子母与平儿古今人孰似?”啥意思?“国大夫”又是何物?就这样错误,简直是误导国人,难怪无数带有这段文字的各种装逼论文,都是这样错误层出不穷。
为了还原本来面目,这里我就把原文和自己勘校以后的文本博文发出,以供网友有正确的引用或研究辅助。
涂瀛,清(约公元一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铁纶,号读花人,广西桂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初前后在世。生平亦无考。著有《红楼梦论赞》一卷,《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分为《红楼梦论》、《红楼梦赞》及《红楼梦问答》。皆有会心语文,亦雅饬可诵。《红楼梦论赞》内容,王希廉收录在《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中,同时收录了“梅阁”先生对《红楼梦赞》的批语,并对道光二十二年养余精舍刊本《红楼梦论赞》“问答”有一定改动,例如“平儿古今人孰似?”曰:“似郑子产。”改为“平儿古今人孰似?”曰:“似国大夫【笺注:子产】。”并把《红楼梦论赞》“或问”中《石头记》全部改为《红楼梦》。
或问:“《石头记》伊谁之作?”曰:“我之作。”“何以言之?”曰:“语语自我心中爬剔而出。”
或问:“《石头记》写宝钗如此,写袭人亦如此,则何也?”曰:“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
或问:“宝玉与黛玉有影子乎?”曰:“有。凤姐地藏庵拆散之姻缘,则远影也;贾蔷之于龄官,则近影也;潘又安之于司棋,则有情影也;柳湘莲之于尤三姐,则无情影也。”
或问:“藕官是谁影子?”曰:“是林黛玉销魂影子。”
或问:“宝玉古今人孰似?”曰:“似武陵源百姓”“黛玉古今人孰似?”曰:“似贾长沙。”“宝钗古今人孰似?”曰:“似汉高祖。”“湘云古今人孰似?”曰:“似虬髯公。”“探春古今人孰似?”曰:“似太原公子。”“薛宝琴古今人孰似?”曰:“似藐姑仙子。”“平儿古今人孰似?”曰:“似郑子产。”“紫鹃古今人孰似?”曰:“似李令伯。”“妙玉古今人孰似?”曰:“似阮始平。”“晴雯古今人孰似?”曰:“似杨德祖。”“刘老老古今人孰似?”曰:“似冯驩。”“凤姐古今人孰似?”曰:“似曹瞒。”“袭人古今人孰似?”曰:“似吕雉。”
或问:“子之处宝钗也将如何?”曰:“妻之。”“处晴雯也将如何?”曰:“妾之。”“处芳官等也将如何?”曰:“子女之。”“处紫鹃也将如何?”曰:“臣之。”“处湘云也将如何?”曰:“友之。”“处平儿也将如何?”曰:“宾之。”“处探春也将如何?”曰:“宗师之。”“处宝琴也将如何?”曰:“君之。”“处宝玉也将如何?”曰:“佛之。”“处黛玉也将如何?”曰:“仙之。”
或问:“何以蓄刘老老也?”曰:“俳优之。”“何以蓄莺儿等也?”曰:“奴之。”“何以蓄凤姐也?”曰:“贼之。”“何以蓄袭人也?”曰:“蛇蝎之。”
或问:“王夫人逐晴雯、芳官等,乃家法应尔,子何痛诋之深也?”曰:“《石头记》只可言情,不可言法,若言法,则《石头记》可不作矣。且即以法论,宝玉不置之书房而置之花园,法乎否乎?不付之阿保而付之丫鬟,法乎否乎?不游之师友而游之姐妹,法乎否乎?即谓一误不堪再误,而用袭人则非其人,逐晴雯则非其罪,徒使佥人幸进,方正流亡,颠颠倒倒,画出千古庸流之祸,作书者有危心也。贬之不亦宜乎?”
1.文中各处的“《红楼梦》” 在涂瀛的原著均为“《石头记》”不知为何要如此强硬改动。
2.【或问:"宝钗与黛玉,孰为优劣?"曰:"宝钗善柔;黛玉善刚。窦钗用屈;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中,宝钗竟然看成“窦钗”辨认!够雷了,然而后面雷人之处简直无法读下去:【或问:"宝玉古今人孰似?"曰:"似武陵源百姓上"黛玉古今人孰似?"曰:"似贾是沙上"宝钗古今人孰似?"曰:"似汉高祖。""湘云古今人孰似了"曰:"似虬髯公。""探春古今人孰似?"曰:"似太原公子。""宝琴古今人孰似?"曰:"似藐姑仙子母与平儿古今人孰似?"曰:"似国大夫。""紫鹃古今人孰似?"曰:"似李令伯。""妙玉古今人孰似?"曰:"似阮始平。""晴雯古今人孰似?"曰:"似杨德祖。""刘老老古今人孰似?"曰:"似冯驩。""凤姐古今人孰似了"曰:"似曹瞒。""袭人古今人孰似?"曰:"似吕雉。"】
关于清涂瀛的《石头记》问答原文:
或问:“《石头记》为子意中之书,而独翻妙玉之案,则何也?”曰:“予亦不自知其何心,第觉良心上煞有过不去处。”
或问:“子能做宝玉乎?”曰:“能。”“何以痛诋袭人也?”笑曰:“我止不能为袭人之宝玉。”
或问:“宝钗似在所无讥矣,子时有微词,何也?”曰:“宝钗深心人也。人贵坦适而已,而故深之,此《春秋》所不许也。”
或问:“宝钗深心,于何见之?”曰:“在交欢袭人。”
或问:“袭人不可交乎?”曰:“君子与君子为朋,小人与小人为朋,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吾不识宝钗何人也,吾不识宝钗何心也。”
或问:“宝钗与袭人交,岂有意耶?”曰:“古来奸人干进,未有不纳交左右者。以此卜之,宝钗之为宝钗,未可知也。”
或问:“宝钗与黛玉,孰为优劣?”曰:“宝钗善柔,黛玉善刚;宝钗用屈,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或问:“袭人与晴雯孰为优劣?”曰:“袭人善柔,晴雯善刚;袭人用屈,晴雯用直;袭人徇情,晴雯任性;袭人做面子,晴雯绝尘埃;袭人收人心,晴雯信天命,不知其他。”
或问:“《石头记》写黛玉如彼,写晴雯亦如彼,则何也?”曰:“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写晴雯,所以写黛玉也。”
或问:“龄官是谁影子?”曰:“是林黛玉离魂影子。”
或问:“傻大姐是谁影子?”曰:“是醉金刚影子。”
或问:“凤姐之死黛玉,似乎利之,则何也?”曰:“不独凤姐利之,即老太太亦利之。何言乎利之也?林黛玉葬父来归,数百万家资,尽归贾氏,凤姐领之。脱为贾氏妇,则凤姐应算还也;不为贾氏妇,而为他姓妇,则贾氏应算还也。而得不死之耶?然则黛玉之死,死于其才,亦死于其财也。”
或问:“林黛玉数百万家资,尽归贾氏,有明证乎?”曰:“有。当贾琏发急时,自恨何处再发二三百万银子财,一‘再’字知之。夫再者,二之名也,不有一也,而何以再耶?”
或问:“林黛玉聪明绝世,何以如许家资,而乃一无所知也?”曰:“此其所以为名贵也,此其所以为宝玉之知心也。若好歹将数百万家资横据胸中,便全身烟火气矣,尚得为黛玉哉!然使在宝钗,必有以处此。”
或问:“《石头记》有病乎?”曰:“有。元春长宝玉二十六岁,乃言在家时会训诂宝玉,岂三十以后人尚能入选耶?其他惜春屡言小;巧姐初不肯长,后长得太快;李嬷嬷过于龙钟:诸如此类,未可悉数。然不可以此疵之者,故作罅漏,示人以子虚乌有也。”(道光二十二年养余精舍刊本《红楼梦论赞》底本)
前一篇:罕见《红楼梦》抄本及内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