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标签:
文化 |
分类: 塔主原创 |
冷枚死于乾隆七年,这下麻烦大了,他的画册竟然是《红楼梦图》!
按照红学说法,那最早的《红楼梦》也要是乾隆19年!欧的个神啊,红学家们,这可怎么来解释!
先欣赏一下作品,然后咱们再讨论
一:画册名《红楼梦图》二册:
二:上下册目录:
三:内容页欣赏:
由于时间关系,全部资料图片不能尽传,如有需要者,可与本人群空间下载(q群340903170)
此册“冷枚敬绘”款的红楼梦册页品相异常完美,保存尤为良好,从装裱工艺可见,应为清中期以上,另有御玺一方,为‘乾隆御览之宝’。当是从宫庭流落出来的精品佳作。在民间时则曾为秦祖永(清后期),余绍宋(民国),王季迁(近代),仇炎之(近代)几位大家珍藏。此册页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分别为:
上册:
第一页:神游太虚境
第二页:滴翠亭扑蝶
第三页:羞笼红麝串
第四页:雪裹折红梅
第五页:画蔷痴及局外
第六页:梦兆绛云轩
第七页:栊翠庵品茶
第八页:秋夜制风雨词
第九页: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十页:芦雪亭赏雪
下册:
第一页:病补孔雀裘
第二页:柳叶渚嗔莺叱燕
第三页:醉卧芍药茵
第四页:怡红院开夜宴
第五页:重建桃花社
第六页:海棠结社
第七页:凹晶馆月夜聊句
第八页:潇湘馆听琴
第九页:品笛桂花阴
第十页:稻香村课子
五:递藏信息
王季迁(1907-2002),是旅居纽约的知名收藏家,集画家、鉴赏家及学者於一身,在中国书画的研究、鉴赏及收藏上,备受海内外书画界肯定与推崇,为华人魁首,在海内外皆有极大的影响。
王季迁一九零七年出生於江苏苏州,他的十四世祖王鏊是明代的宰相,家族中亦常有能书擅画的雅士,往来的也都是书香门第,其家族收藏十分可观。除了家族中的耳濡目染,王季迁早期曾随名画家顾麟士习画,赴上海就读东吴大学法律系时又拜名家吴湖帆为师,这两位画家也都是怀有丰富鉴藏知识及书画藏品的大师,王季迁因而在这段时间吸收了许多书画鉴赏的知识与经验。
仇炎之(1908年-1980年),太仓人,多年在上海、扬州经营古玩生意,因其眼力极佳,收藏了大量的瓷器精品和高古青铜器,曾以1000港元捡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传为业内佳话。解放前移居瑞士。仇炎之过世后,其后人委托苏富比公司拍卖。苏富比抓住这个契机,将仇氏藏品分三次在中国香港和英国伦敦推出。每次都做认真广泛的宣传,对於拍卖图录也加大投资,印刷成中英文对照彩色精装豪华本,引起极大的轰动,拍卖会收到空前的效果。两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件被香港银行家马锦灿以528万港元中标,另一件被香港收藏家区百龄以418万港元竞得,创造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最高价位,拉开了国际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高潮的大幕。
余绍宋(1882-1949),余绍宋字越园,早年曾用樾园、粤采、觉庵、觉道人、映碧主人等别名,49岁后更号寒柯,浙江龙游人,生於浙江衢州。日本东京法政林学毕业。清朝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民国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部、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
红学家们,醒醒吧,不要掩耳盗铃,《石头记》根本不是乾隆时期作品,而是康熙时期写成的一部骂清悼明的民族主义立意高度的小说。
前一篇:第二次红学峰会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