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2015-08-24 03:28:31)
标签:

文化

分类: 塔主原创
  2015年8月23日,江苏才女顾文嫣续写的《红楼梦圆》在上海展览馆中央展厅第二活动室首发签售。由于22日夜里才从顾女士那里得知消息,来不及叫上几个帮衬的朋友只身前往,巧遇杨辛耕老师一起参加见面会,主席台上顾文嫣特约嘉宾江苏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怀义老师,一眼就看到台下的杨老,打过招呼,签名活动开始。王老师就来到台下,与杨老师叙旧,并赠其新作《红楼梦诗学精神》,聊起封面,王老师说到插图很诡异,冷枚的作品,冷枚是清代著名宫廷画画家,死与1742年,与《红楼梦》成书似乎存在冲突,所以,工笔画拍卖的时候,遇到了真伪问题很大争议。
  冷枚作品?
  是的,没听错,王怀义又补充到,此书在日本被发现,2012年在上港拍卖
  售书活动接近尾声,应我要求,顾文嫣、王怀义、杨辛耕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心里却激动的不得了,迫不及待赶回,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这份弥足珍贵的资料。
    
  冷枚,清代著名画家,出生时间不详,大约是康熙八年(1669),死于乾隆七年(1742),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焦秉贞弟子,康熙时侍奉内廷。冷枚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益精细如界画,却生动有致。《增修胶志》载:冷枚“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曾作“《桐叶封弟图》尤著名於时,有数本,盖因仁皇帝友爱庄亲王而作”。据清人张庚《国朝画征录》载,清代早期出自山东的四大画家“唯秉贞与枚及胶州人法若真、高凤翰四人而已”。冷枚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其扎实的绘画功力,很快得到皇上的赏识,在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他已成为内廷画院的领班人物。虽然在雍正时期,冷枚由於融合西洋画法的风格並为得到雍正赏识,被逐出宫庭,但是在乾隆时期,冷枚却又被重新招进宫庭,並得到乾隆的特别照顾和对待。冷枚在宫廷近半个世纪的绘画活动中,由於才能突出,成绩卓著,颇受最高统治者的器重和赏识,所以清人说冷枚“以画供奉内廷最久”。他既是一位多产画家,又是一位长寿画家,在我国宫廷画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清代绘画评论家总把冷枚与焦秉贞、沈喻三人並提,视为康熙晚期三个著名的宫廷画家。(按:资料来源“百度”,详细资料待补)

冷枚死于乾隆七年,这下麻烦大了,他的画册竟然是《红楼梦图》!
按照红学说法,那最早的《红楼梦》也要是乾隆19年!欧的个神啊,红学家们,这可怎么来解释!
先欣赏一下作品,然后咱们再讨论
一:画册名《红楼梦图》二册:
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二:上下册目录:


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三:内容页欣赏:
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上海书展意外收获

由于时间关系,全部资料图片不能尽传,如有需要者,可与本人群空间下载(q群340903170)

  四:相关绘画的信息和递藏:

此册“冷枚敬绘”款的红楼梦册页品相异常完美,保存尤为良好,从装裱工艺可见,应为清中期以上,另有御玺一方,为‘乾隆御览之宝’。当是从宫庭流落出来的精品佳作。在民间时则曾为秦祖永(清后期),余绍宋(民国),王季迁(近代),仇炎之(近代)几位大家珍藏。此册页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分别为:
上册:
第一页:神游太虚境
第二页:滴翠亭扑蝶
第三页:羞笼红麝串
第四页:雪裹折红梅
第五页:画蔷痴及局外
第六页:梦兆绛云轩
第七页:栊翠庵品茶
第八页:秋夜制风雨词
第九页: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十页:芦雪亭赏雪

下册:
第一页:病补孔雀裘
第二页:柳叶渚嗔莺叱燕
第三页:醉卧芍药茵
第四页:怡红院开夜宴
第五页:重建桃花社
第六页:海棠结社
第七页:凹晶馆月夜聊句
第八页:潇湘馆听琴
第九页:品笛桂花阴
第十页:稻香村课子

五:递藏信息

王季迁(1907-2002),是旅居纽约的知名收藏家,集画家、鉴赏家及学者於一身,在中国书画的研究、鉴赏及收藏上,备受海内外书画界肯定与推崇,为华人魁首,在海内外皆有极大的影响。
王季迁一九零七年出生於江苏苏州,他的十四世祖王鏊是明代的宰相,家族中亦常有能书擅画的雅士,往来的也都是书香门第,其家族收藏十分可观。除了家族中的耳濡目染,王季迁早期曾随名画家顾麟士习画,赴上海就读东吴大学法律系时又拜名家吴湖帆为师,这两位画家也都是怀有丰富鉴藏知识及书画藏品的大师,王季迁因而在这段时间吸收了许多书画鉴赏的知识与经验。


仇炎之(1908年-1980年),太仓人,多年在上海、扬州经营古玩生意,因其眼力极佳,收藏了大量的瓷器精品和高古青铜器,曾以1000港元捡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传为业内佳话。解放前移居瑞士。仇炎之过世后,其后人委托苏富比公司拍卖。苏富比抓住这个契机,将仇氏藏品分三次在中国香港和英国伦敦推出。每次都做认真广泛的宣传,对於拍卖图录也加大投资,印刷成中英文对照彩色精装豪华本,引起极大的轰动,拍卖会收到空前的效果。两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件被香港银行家马锦灿以528万港元中标,另一件被香港收藏家区百龄以418万港元竞得,创造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最高价位,拉开了国际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高潮的大幕。

余绍宋(1882-1949),余绍宋字越园,早年曾用樾园、粤采、觉庵、觉道人、映碧主人等别名,49岁后更号寒柯,浙江龙游人,生於浙江衢州。日本东京法政林学毕业。清朝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民国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部、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

红学家们,醒醒吧,不要掩耳盗铃,《石头记》根本不是乾隆时期作品,而是康熙时期写成的一部骂清悼明的民族主义立意高度的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