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包剑刚老师交流小记

(2015-08-02 05:26:41)
标签:

股票

分类: 塔主原创
       2015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松江红学会骨干包剑刚老师专程来访,颇有些“蓬荜生辉”之感。
包老师在松江红学,乃至上海红学和全国红学都有不错的人脉资源,曾经是参与上海“强氏红楼梦抄本”的见证人和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在土默热与王正康之间有过一定是渊源,“土默热红学”如今来势凶猛,少有人知早期运作也有包老师的努力。
         首先包老师对本人十多年有关《红楼梦》研究表达的肯定与赞赏,自然也让本人感到一种满足于鼓舞。茶话中,包老师幽默风趣,令人印象深刻,由近及远自然引入“红楼”话题。
谈到松江红学以及松江红学会是发展与规划,包老师认为,要把本人数载积累的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成果,要像一个种子一样种植在松江这块美丽的土壤,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出硕果,并打趣说,“我们的大树要长出更多的桃子,我们欢迎所有爱红人来采撷”,并以诗人特有的本能诵咏《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戏称“桃子要是怕人摘,就亏待了春日那出‘灼灼’绚丽了。”
         谈及松江红学会,过去取得的成就和业绩,确实也令人振奋,但也流露当前社会物欲横流对文化产业与机构组织的各种不利影响,导致本区红学会活动困难重重,《红楼梦》爱好者能在各种压力之下,从未改变对名著的忠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变现状,回报他们,扩大《红楼梦》的群众影响力,促进社区文化和文明建设。
         当然,包老师又把江浙沪一带红楼学人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其中不乏大家风范的名人,谈笑风生大有青梅煮酒指点豪杰之韵,确实收获不小。
         最后又一起步行至南门,并相约,下一次就在这陈子龙的“小红楼”,参照“对话”节目,访谈式深入探讨红学,又冒着烈日来到松江名片式公园方塔前合影留念。
         一次难得有意义有收获的见面,更加深了包老师的友情。

与包剑刚老师交流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