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发现《红楼梦》抄本乃“脂系”
(2015-02-11 01:21:34)
标签:
文化历史娱乐 |
分类: 资料共享 |
上海图书馆发现《红楼梦》抄本乃“脂系”
[转发]原文作者:夏 薇
程本对脂本文字的修改据统计有两万多处,从上下文意来看,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从文字本身看,有通顺的,也有不通顺的。先不论其修改的文字底本来源如何,这些文字已经成为区别程本与脂本的依据一直被学界所引用。
吉晖堂藏本的文字特点之一就是它有一部分文字是同于脂本而不同于程本的。如第3回,程乙本作“贾珠之妻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程甲本作“捧饮”,脂本和吉晖堂藏本均作“捧饭”。第4回,庚辰本中,门子道:“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其他脂本除个别字,如“俱”作“皆”外,基本同于庚辰本。只有程乙本将“扶持遮饰,俱有照应”删掉。吉晖堂藏本此处同于脂本,仍保留这八个字。用朱淡文女士的观点来看,就是删掉这八个字,就是删掉了对封建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批判。第59回,宝玉越发急起来,说:“你只在这里闹倒罢了,怎么把你妈也都得罪起来?”庚辰本、杨本、彼本作“亲戚”。程甲本、程乙本均作“你妈”(桐花凤阁程乙本上原来是“你妈”,后改作“亲戚”)。吉晖堂藏本作“亲戚”。再如第15回,宝玉和二丫头的文字,程本与脂本异文比较明显,程本作“却见这二丫头怀里抱着个小孩子”,吉晖堂藏本此处有“想是他兄弟”,脂本作“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吉晖堂藏本最接近脂本。程本作“同着两个小女孩子”,吉晖堂藏本作“几个”,与脂本相同。吉晖堂藏本此处与脂本一样,有“说笑而来”,而程本没有。程本“在村头站着瞅他”一句,吉晖堂藏本和脂本一样没有此句。程本作“宝玉情不自禁,然身在车上,只得眼角留情而已。” 吉晖堂藏本基本同于脂本,作“只得以目相送”。
吉晖堂藏本除在一些程本与脂本不同处,与脂本相同而不同于程本外,在程甲本文字与脂本文字相同,而不同于程乙本时,吉晖堂藏本皆同于程甲本和脂本,不同于程乙本。这种地方虽然不能确定它就是参照了脂本,但却可以确定它没有参照,或者说没有选择程乙本的文字。也不能确定它就完全没有参照脂本系统的本子的可能,因为毕竟还有一些如同上面例子中提到的文字在脂本与程本不同的情况下,同于脂本,而没有与程本相同。
如第4回,程乙本作“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妹妹,今年方五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脂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均作“四十”。第15回,程乙本作“即今秦氏之丧,族中诸人,也有在铁槛寺的,也有别寻下处的。凤姐也嫌不方便……”脂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均作“族中诸人皆权在铁槛寺下榻,独有凤姐嫌不方便……”秦氏之丧,实为突显凤姐之威,程乙本之改文恰恰掩盖了这一特点,使得对凤姐的刻画失去了应有的力度。同样的情况,如第16回,平儿走至凤姐身边,悄悄说的话,程乙本作“那项利银早不送来,晚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他偏送这个来了。”脂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则强调的是“奶奶的那利钱银子”。
《红楼梦》人物的年龄问题一直都有争议,小说中的数字、人名的更换和情节的改变一样,在小说的版本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吉晖堂藏本在这些地方同于脂本,更加说明它的底本中存在脂本系统的本子。如第2回,程乙本作“今如海年已五十”脂本、程甲、吉晖堂藏本均作“四十”。第2回,程乙本作:“这政老爷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来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脂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均作“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就死了”。第2回,程乙本作:“独那太君还是命根子一般。说来又奇,如今长了十来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脂本、程甲、吉晖堂藏本均作“七八岁”。第2回,程乙本作:“娶的是政老爷夫人王氏内侄女,今已娶了四五年。”脂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作“二年”。
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区别脂本与程本的例证,这里虽不一一详加诠释,也暂举隅如下:第2回,程乙本作:“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杨本、彼本、梦本、蒙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均作:“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舒本、戚本作:“不想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同回,程乙本作:“他父亲又不肯住往家里,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羼。”脂本、程甲、吉晖堂藏本均作“回原籍来”。第27回结尾,程乙本作:“正是一面低吟,一面哽咽。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脂本、程甲、吉晖堂藏本均作“宝玉听了,不觉痴倒”。第67回,程乙本和杨本均作:“宝玉因笑道:‘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其实可算什么呢!’”脂本、程甲本、吉晖堂藏本均作“宝钗因笑道”。从上下文看,此话应该是宝钗所说。程乙本原文作“宝玉”,后被改作“宝钗”,是毛笔所改,说明程乙本印刷时,即是“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