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棠邨=棠村?

(2014-11-25 00:26:26)
标签:

文化

教育

情感

分类: 塔主原创
    大约2005年前后,有署名张志坚者不少地方发文,声称发现棠村就是梁清标,从此打开《石头记》的大门,以为从此《石头记》作者是洪昇找到了铁证。
     没错,梁清标确实有一号叫“棠村”,例如他的作品有《棠村词》、《棠村随笔》。但这个棠村是不是给《风月宝鉴》写序,第十三回还留有批语的棠村呢?
     梁清标1620—1691),百度百科提供简便资料:“梁清标 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文学家。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一号蕉林。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
实际上,在
李澄中的梁清标墓志铭中,并未标出“棠村”号,山东诸城的李澄中在他的《白云村文集.保和殿大学士梁公墓志铭》写到:"公讳清标,字玉立,别号苍岩,先世蔚州人,始祖聚徙居真定遂家焉"

棠邨=棠村?

《白云村文集.保和殿大学士梁公墓志铭》[清]李澄中

     当然这不是否定梁清标就没有“棠村”别号,在介绍其作品时说道:“所著有《焦林诗集》、《焦林文稿》、《棠村词》、《棠村随笔》。。。。”(见下图《保和殿大学士梁公墓志铭》影印

棠邨=棠村?

《白云村文集.保和殿大学士梁公墓志铭》[清]李澄中

 

            然而这些书名,是写墓志铭时候采用,是与各种刊刻的梁清标书籍保持一样的名字,梁清标是不是用“棠村”二字,却鲜有人知了,原来梁清标手稿落款是“棠邨”而不是“棠村”!下图就是梁清标“棠邨”的手稿落款:

棠邨=棠村?

(梁清标手稿“棠邨”落款)



       梁清标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他藏有很多稀世唐宋元明清名人字画书籍。因此,他的藏书留下他的藏书印章,有“棠邨”字样的章也非常好找。例如他收藏是元赵孟頫的《吴兴山水清远图

 

棠邨=棠村?

(元赵孟頫 吴兴山水清远图展馆照片)
      这幅画卷首,梁清标钤了五方收藏章:“蕉林书屋”“梁清标印”“河北棠“蕉林居士”“棠”,其中“棠邨”与“河北棠邨” ,都不是“村”字,与他手迹落款是一致的“邨”字。    
      放大一部分画卷欣赏:

棠邨=棠村?

(元赵孟頫 吴兴山水清远图)
     这幅画卷首,梁清标钤了五方收藏章:“蕉林书屋”“梁清标印”“河北棠“蕉林居士”“棠”,其中“棠邨”与“河北棠邨” ,都不是“村”字,与他手迹落款是一致的“邨”字。

棠邨=棠村?

(梁清标藏《吴兴山水清远图》中带“棠村”的两枚钤章)

      上图左面为骑在书画与装裱纸中间的“棠邨”印章,右面是钤在卷首装裱纸部分的“河北棠邨”。梁清标所藏字画书籍,钤章都很有习惯与特点,他几乎没有藏书章钤到字画纸上的,最多就是左图这样“骑马”印,印在画卷与装裱纸之间,或者跟右面一样,直接就是画卷以外钤章,所以他藏字画,被人称为“质本洁来还洁去”。
           由于梁清标大量藏书的传世,他关于“棠邨”的章留下很多,下面是目前我们从他藏书中采集所有带“棠村”的章子:

1.棠邨 
棠邨=棠村?

2 .河北棠

棠邨=棠村?
3. 棠审定
棠邨=棠村?
4. 棠

棠邨=棠村?

       所以,梁清标无论自己落款还是钤章,都是“棠邨”而不是“棠村”。
       而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中,在第一回“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后有双行夹批云“雪芹舊有《風月宝鑑》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没,余睹新懐舊故仍因之”

棠邨=棠村?

(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本影印)


 
          甲戌本在附近语段页眉,也有类似批语:“雪芹旧有《風月宝鑑》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棠邨=棠村?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




新近上市的天津庚寅本,却又一段批语截然不同:

棠邨=棠村?
天津庚寅本《石头记》眉批
 
       不过这个地方不是很给力,用的是”村“,要是这样的话,这就给跟梁清标根本不搭噶了,还好有甲辰本勉强继续支持着”棠村“而是梁清标暂时没有出局。
         再说靖本,靖本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文本:”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平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处据毛国瑶记载,有眉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常村
         这里眉批”常村“落款,周汝昌认为是”棠村“抄误,因此被红学一直沿用,如果真的是”棠村“被抄误的而不是”常村“,那么梁清标就可以直接出局了,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到”棠村“是在《风月宝鉴》中写的序,那就是说确实是在《石头记》之前就写好的,而石头记最早一次润色,是在1692~1693 年,吴祖本最后”癸酉腊月誊清“,说明这次誊清前,是没有《石头记》这个名字的,吴祖本说的很清楚”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这个本子也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确实也是第一次用”石头记“之名,那么第十三回的批语,就不会是梁清标的”棠村“,因为梁清标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写出”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的批语,要么就是《风月宝鉴》本身就是批注文本一体的作品。从递藏与演化过程来看,书名为《风月宝鉴》阶段,不会有批注,即便有,在第一次润色为石头记过程中,增删的手稿不会把早期的批语也带到增删的本子里。
      另外,从庚寅本与靖本来看,批书人或者写序人,不能排除是”常村“或者”裳村“被误抄为”棠村“的可能,所以,抓住个梁清标就以为是救命稻草,还需要更冷静地去思考与论证,不是就找到了铁证,找到的铁证,梁清标不是”棠村“而是”棠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