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老师的“大语文”课程建设(五六年级)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校园 |
分类: 语文教学 |
我领着孩子们一个星期完成一课《思泉语文课本》的学习,周末自学。《思泉语文课本》是窦昕主编的大语文课本,里面讲到很多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的欣赏,对于五六年级学生语文的深入学习大有裨益。我带着孩子们一课一课的读与写,思与做,走进一个又一个文学专题。如“莎士比亚专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专题”等等等,启蒙孩子们的文学素养。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老师编写的《中国人应该熟读的最美古诗》一书,在“五升六”的暑假两个月时间里,我们师生连续60天打卡,完成了这本书的“地毯式阅读”。通过“圈点勾划”,朗读录音,背诵、吟诵古诗,来熏陶和品味古诗里丝丝缕缕的诗情文意。
(3) 喜马拉雅APP《文老师讲文言文85篇》
对于“小升初”的文言文学习方面,我领着孩子们以“每日一课”的自学方式,学习《初中文言文85篇》,每天听一篇文老师讲解古文的音频,并结合音频做笔记。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断句、朗读停顿、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炼,以及文言文写作的“逐章显志”。85篇文言文的学习,足够为同学们的古文学习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
六年级上学期,我们启动了《读者》课程,通过朗读、分享、阅读沙龙、《读者》剪贴课等形式,从陌生到手不释卷,喜欢这本充满人文温暖的杂志。从了解什么是“半月刊”,到月月守候这本杂志的新书,播下《读者》阅读的种子。
这是一本可以“读到老”的杂志,成为一名“终身阅读者”,可以从《读者》读起。
六年级,我们阅读《拿破仑传》和《巨人三传》,在读书交流、思维导图、影视欣赏等多种读书活动中,走近人物命运,感知人物鲜明的特征,在历史的长河里,感受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也会引导学生读一些科幻方面的作品,通常是从魔幻作品入手,如《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等,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精读作家张之路的《非法智慧》一书后,开启对科幻作品的阅读,如刘慈欣的《三体》等,学习创编科幻小说。
二、“输出性课程”
在听、说、读、写这四样语文基本功里,“听”与“读”倾向于“输入性课程”,而“说”与“写”倾向于“输出性课程”。
1、我们班的演讲课《开讲啦》
央视有《开讲啦》,我们班也有《开讲啦》演讲栏目。五年级下学期,在每周三固定的时间里,由同学们先自行报名,自主确定演讲题材,无论是文学、体育、音乐或是军事、动植物等等,不限内容,只取兴趣和所长,个人制作演讲PPT,或适当的视频。演讲时间在三至五分钟内。
同学们上台演讲的兴趣大增。每一堂演讲课,有四位演讲嘉宾分享,这真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演讲的孩子精心准备演讲内容,既有“大众点评团”的点评,又有台下同学的积极互动,或提问,或鼓励,或点赞,精彩纷呈,每每令人期待和回味。
孩子们在《开讲啦》演讲课程里,激发了演讲力,锻炼了表达力,也提升了自信和综合素养。
2、那些年,我们写过的作文......
从五年级考试,周一至周四,学生每天都有一篇作文或练笔写。
周五无作文写作,周末“家庭日”,鼓励孩子多与家长亲子互动,在周末走出家门,或锻炼身体,或儿童戏耍,或感受社会,强壮身体,愉悦身心。周末休息好,重新得力,有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周一至周五的“学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