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器”里的寓意
					
											标签:
																				
                            教育文化校园 | 
					分类: 教育思考 | 
“计时器”里的寓意
——一同开启时间管理之旅吧
 
古往今来,有很多惜时如金,守时如命的人和事。先来分享一个故事。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想要去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拜访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于是,他写了信给威康,说自己将会在3月5日上午11点钟之前到达那里。威廉回信表示热烈的欢迎。
康德3月4日就到达了珀芬小镇,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威廉先生那里,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一辆马车赶往威廉先生的家。威廉先生住在一个离小镇十几英里远的农场里。而小镇和农场之间,隔着一条河。康德需要从桥上穿过去。但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停了下来,对车上的康德说:“先生,对不起,我们过不了河了,桥坏了,再往前走很危险。”
康德只好从马车上下来,看看从中间断裂的桥,他知道确实不能走了。此时正是初春时节,河虽然不宽,但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时间,已经10点多了,他焦急地问:“附近还有没有别的桥?”
车夫回答:“有,先生。在上游的地方还有一座桥,离这里大概有6英里。”康德问:“如果我们从那座桥上过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农场?”“最快也得40分钟。”车夫回答。这样康德先生就赶不上约好的时间了。
于是,他跑到附近的一座破旧的农舍旁边,对主人说:“请问您这间房子肯不肯出售?”农妇听了他的话,很吃惊的说:“我的房子又破又旧,而且地段也不好,你买这座房子干什么?”“你不用管我有什么用,你只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卖?观“当然愿意,200法郎就可以。”
康德先生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对农妇说:“如果您能够从房子上拆一些木头,在20分钟内修好这座桥,我就把房子还给你。”农妇再次感到吃惊,但还是把自己的儿子叫来,及时修好了那座桥。
马车终于平安地过了桥。10点50分的时候,康德准时来到了老朋友威廉的房门前。一直等候在门口的老朋友看到康德,大笑着说:“亲爱的朋友,你还像原来一样准时阿。”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听完故事,再来分享一张图片吧。
这张图,它告诉我们人生重在选择。有可能你选择拔出最大的那颗萝卜,那你就要坚定目标、用尽全力、不要半途而废,因为你会比选择拔小萝卜的人花费更多力气和时间;有可能你会根据自己力量放弃那颗自己承受不起的大萝卜,从而选择拔出更多的小萝卜,这需要你取舍,然后选择。
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利有弊。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看别人怎么选,而是坚定自己的内心,向着自己期待的目标和结果尽力而为。做更好的自己,就是这个意思。
 
说回到“时间”。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多少事,因人而异。
明智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高质量完成想要做的事,提升成就感和自信;不科学的时间管理则会让我们陷入多任务的焦虑与沮丧。
时间管理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
让计时器来帮助我们进行时间管理,试一试。
当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并不敏感,计时器可以成为将时间量化的有力工具。通过计时器,限时完成学习任务,休息时间也得到控制,能较大程度地提升行动效率。
 
怎样做好时间管理呢?我给同学们提供了四个参考要点。
01 每天回家后先将需要完成的作业和其他想做的事情进行列表,就是list,形成任务清单。
02 给清单进行排序,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要事优先,同时,读写背默的任务也穿插安排,这样用脑更科学。
03写下每个任务预计用时,然后使用计时器进行限时完成并记录最终时长,与自己的预估时长进行对比,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04 适当留白,留出弹性时间,不要把任务安排得过满。事实上,要想把所有任务都按计划完成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你,可以慢慢来。
 
 
事在人为。对时间有感,试着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在路上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