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2017-04-20 11:25:50)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校园

分类: 语文教学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名言,把读书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为什么要读好整本书呢?

         1、新课程标准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测试评价的需求:福田区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和期末评价都有整本书的阅读检测,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一生都与好书相伴。 

         3、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诸如电视、视频、电脑游戏等媒体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无以得到保证。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少部分学生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两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二十分钟的书。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并不在少数。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读一整本书呢?经过实践,文字书的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导读——激发兴趣

         1.朗读引领

    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通过呈现精彩片段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精选作品中最能展现作者创作主旨与表现风格,或对情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代表性片段,大声朗读或讲述,不断地预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整体感知

    可以简介作品要点、作者及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整本书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交给方法

    例如,提示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封面、封底,目录、序言等。制定读书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二)自读——有的放矢

    真正领会一本书,一定要反复地读,在实践中,一般带学生阅读两遍。

          1、基础性阅读——指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阅读,先让学生快读,全身心地沉浸,以较快的速度读完。

          2、欣赏性阅读——重读,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带着思考进行阅读,提出自己的阅读疑问。可以设计《阅读疑问单》下发给学生,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三)交流——阅读展示

         在充分阅读的情况,在一次又一次回归文本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围绕一定主题对整本书进行交流,彼此分享不同的观点,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在交流中,借助一些话题展开讨论,需要设计相关有效的话题:

    1、确立主题。

    需要确定讨论的主题,然后设计多个话题层层推进。话题之间的关系,从浅显到深入。后一个话题成为前一个话题的延伸,形成阶梯状。

    2、引发冲突

    话题的设计需抓住作品中的冲突情节,使学生处于矛盾的对立中,激起思维的火花。

    3、品味语言

    抓住细节设计话题,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特色及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下面以《蓝色的海豚岛》为例,附整本书阅读简案设计。

   (一)阅读推荐会

          1、“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在你心里挥之不去的故事。”——《时代周刊》。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去感受一番。

         2、作者斯 奥台尔的简介。

         3、介绍这部作品的获奖情况。

         4、分享这部作品的背景素材,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离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遥远的地方,隐约出现一片粗糙的岩石,就是闻名的圣·尼哥拉斯岛。据历史记载,在1835年,有一位印第安姑娘,曾在这个小岛上,孤零零独自奇迹般地度过十八个年头。《蓝色的海豚岛》就是根据这个素材创作的。

    

   (二)温习回顾

         1、在自读过程结束后,完成《阅读基础单》,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一些基本内容。

        2、绘制《蓝色海豚岛》整本书主要内容的“思维导图”,梳理基本人物关系,加深对于书中主要故事情节的回顾。


   (三)生发疑问

          1、在书中有疑问处做记号,摘录自己的读书疑问。汇集全班同学的阅读疑问后,整理分类,下发《阅读疑问单》。引导学生思考阅读中产生的共性问题以及一些个性化思考。

         2、举行“疑问交流会”。学贵在有疑,阅读同理。比解决问题更为可贵的学习品质是——提出有质量、有思考力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阅读疑问中,可以看得出,学生使用以下“阅读策略”:通过文字提取信息、预测、联想、找到主旨和重点、检视理解等。


    (四)交流精彩内容,感悟生存力量

         1、通过精彩片段的交流,感受卡拉娜的勇敢、坚强、自力更生等美好品质。

         2、卡拉娜在蓝色海豚岛上独自一个人生活了十八年,在书的后面几章,卡拉娜很想结束这种孤独的生活,可为什么最后离开海豚岛时,卡拉娜如此的依依不舍。她究竟留恋的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话题深入,引导学生感悟卡拉娜细腻的情感和成长的磨砺与蜕变。


   (五)推荐阅读书目,进行对比阅读

         1、《蓝色的海豚岛》被誉为“女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故事类型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完成进一步的阅读鉴赏。

          2、为什么这本书的书名叫《蓝色的海豚岛》?而不是《浴血荒岛》、《荒岛生存》或《卡拉娜历险记》?

    学生的解读:蓝色的海豚岛对于卡拉娜而言,不是荒岛,而是卡拉娜的家园。曾经蓝色的海豚岛上,也有着安静祥和的生活,但随着阿留申人的到来,这里有了冲突、搏斗和死亡,最后仅剩下卡拉娜一个人生活在这里。但即便这样,海豚岛是卡拉娜出生、成长的地方,这里有先人的足迹,这里有生活的历练,这里有无数次的站在礁石的张望,还有数不清的美丽的海豚和胖墩墩、不容伤害的水獭、海象。蓝色的海豚岛,是卡拉娜永远的怀念,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的怀念。


   (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卡拉娜乘船离开海豚岛,她回望海豚岛很久很久……

    请同学们依据想象,进行续写,描述卡拉娜后面可能经历的生活,注意细节描写。

 

    通过“两会两单六步”,完成了《蓝色海豚岛》一书的整本书阅读。另外,一本好书有待挖掘的东西是很多的。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延伸活动,还可以做以下拓展:

         1、亲子阅读。倡导家庭亲子共读同一本书,亲子间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既融洽了亲子关系,又提升了阅读力。

         2、影视阅读。指导学生观看同题电影, 通过多种形式延伸整本书的阅读体验。

         3、读书漂流。让更多的同学遇见更多的好书。


    阅读,不仅是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略读;阅读,更需要灯塔般的指引。整本书阅读指导,从学生的“原生态阅读”到“深耕阅读”,指引阅读方向,引导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增加阅读素养。

          Reading   is  colorful! 我们,在路上!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之《蓝色海豚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