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龋齿的现状调查及预防措施(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9-12-11 09:32:09)幼儿园小班龋齿的现状调查及预防措施(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光芒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幼儿园教师在三四线城市的地方地位相对比较低,幼儿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为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幼儿园保教一体,相辅相成,一个好的班里需要三个老师的共同配合来完成的。在与孩子的一起生活之中,总有一些意外悄悄的到来。一些特别的孩子不经意间总能引起重视。我们班的小胖,特别能吃甜甜的点心,我对孩子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孩子的牙齿为什么黑黑的,换牙的过程中能否将坏掉的牙齿换掉,牙齿不舒服为什么还能引发孩子的食欲好坏呢?龋齿究竟是如何?一连串的问号从脑海中闪现!从而定了龋齿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班幼儿的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里的生活习性,饮食情况等,探索分析引发孩子龋齿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可行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来评估整个市区小班幼儿,孩子牙齿的发育情况,分析根本原因,降低幼儿龋齿的患病率,为幼儿健康成长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研究对象
延安地区幼儿园小班幼儿
四、研究内容
1、个案的研究与调查:课题研究之前,对幼儿牙齿不正常发育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确诊幼儿的情况。确定研究的方向,群体等
2、实施的策略:通过文献发翻阅大量的书籍,对龋齿的定义,形成原因,危害,预防措施进行全面的了解,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查漏补缺,有效的提出并发现自己课题的漏洞。问卷调查法来评估整个地区孩子的龋齿患病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作为补充来分析引发幼儿龋齿的具体因素,根据具体原因,对症下药,从而找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让幼儿快乐成长!
五、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3至2019.6)
初步确定课题研究的思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7至2019.11)
1、根据课题方案,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确定研究的群体,发放问卷调查表。
2、全面分析数据,总结交流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不足之处,加强调控,确保实施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11至2019.12)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回顾每一阶段,再次翻阅总结,多次交流学习,最终撰写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七、课题人员情况
课题成员理科出生,具有严谨的罗辑思维能力与较强的组织能力!文采出众,诗歌曾经在延安教育内刊出版,虽然第一次独立完成课题,再整个研究的过程中都有导师的指点。我的老师是幼儿评价与测量的专家,是一位非常资深的老师!
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每一阶段中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计划安排!
最终成果:课题工作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根据课题研究的一些需要,个人学习与交流探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量翻阅书籍文献,为课题研究做理论支撑,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与方向性,有效的实施研究策略。
2、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开展课题研究进展的汇报信息,与同伴总结交流经验,向导师探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盲点,不断的更新研究,查找课题的缺陷,明确三阶段的具体方向,使课题更加的精细化,准确化,层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