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大师之作,李苦禅画鹰为何不敌齐白石?4.2亿的画作赢在哪?

标签:
收藏图片文化育儿杂谈 |
在中国画坛璀璨星河中,李苦禅与齐白石两位大师的名字熠熠生辉。尤其是他们笔下的鹰,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画界经典。李苦禅 1918 年结识徐悲鸿,得其传授西画技艺,1922 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系统学习,次年拜入齐白石门下,成为齐派首位入室弟子,开启了他传奇的艺术生涯。
李苦禅的绘画追求 “源于自然,融乎心田,流诸笔端,复归于自然” 的 “天籁自鸣” 境界。他偏爱重墨,擅用泼墨、焦墨技法,水墨晕染间尽显功力。以大笔创作小幅作品,将山水画的平远、高远之法巧妙融入花鸟画中,层次丰富,能达三四个层次,使观赏者的视线与思绪随画面层层延展。其中,李苦禅尤为擅长画鹰,他的鹰图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的新时代,被画界尊称为 “画鹰第一人”。
为了塑造独特的鹰画风格,李苦禅深入研究鹰的骨架结构,细致观察其动态特征,创作大量素描与速写,并将这些观察与中国画笔墨完美结合。因此,他笔下的鹰构图奇绝、雄姿英发、形象生动、笔墨酣畅,尽显豪迈气势。徐悲鸿曾赞其画
“天趣洋溢,活色生香”,齐白石也评价 “李苦禅学吾不似吾”,足见其绘画技艺之高超。
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然而,在艺术市场中,李苦禅的鹰画却似乎被齐白石的作品 “盖过风头”。2011 年中国嘉德春拍上,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 4.255 亿元天价成交,这一数字令人惊叹。齐白石此幅作品为何能超越画鹰一绝的李苦禅?深入探究,可发现背后的多重原因。
从市场角度来看,齐白石的名号享誉中外,处于画坛金字塔顶端,相比之下,李苦禅虽也是一代大家,但在市场影响力上稍逊一筹,被归为第二梯队。此外,齐白石关于鹰的画作稀少,稀缺性让《松柏高立图》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再者,此画创作于 1946 年,时年 86 岁的齐白石正处于艺术创作巅峰期,诸多精品力作皆诞生于此阶段,这幅松鹰图更是精品中的精品,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非凡。
但单纯以价格评判艺术品的高低好坏,实则是一种肤浅的行为。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纵 266 厘米,横 100 厘米,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匹配的篆书对联 “人生长寿,天下太平” 单幅纵 264.5 厘米,横 65.8 厘米,浑厚自然、端庄大气,表达了对国家和平发展与人间幸福的美好祝愿,其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绘画技法,更蕴含深厚的人文情怀。李苦禅的鹰画同样以独特的笔墨与创新精神,在国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两位大师谁画的鹰更好、谁更厉害的争论,其实意义有限。齐白石与李苦禅都是国画界当之无愧的大师,比起作品价格,他们的艺术造诣与国画精神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我们应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延续他们身上的国画精髓,推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断发展,这才是艺术研究与学习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