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观——米芾《真酥帖》欣赏

(2025-05-21 17:16:42)
标签:

收藏

图片

文化

育儿

杂谈

《真酥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草书。此帖为米芾晚年所作,约成书于崇宁四年(1105年)至崇宁五年间,时值其艺术成熟期,书风已臻化境。

帖中“真酥”一词引发学界关注。据考证,“真酥”指真州(今江苏仪征)所产乳酥,属宋代士人间馈赠的珍贵食品。广义“酥”包含酪类制品,狭义则特指乳脂提炼物。米芾以“真”字强调其品质,既区分于动物脂类酥油,亦暗含“珍稀”之义,反映宋代文人礼赠文化的考究。

收信人“胡西辅”即胡宗回,时任郑州知州,属徽宗朝“四辅郡”西辅长官,此官职设置于崇宁四年七月,为断代关键依据。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观——米芾《真酥帖》欣赏

/images/upload/image/20250519/20250519144257_57266.jpg

 米芾《真酥帖》

米芾自称“刷字”,《真酥帖》恰为此。其用笔以中锋为核心,笔锋侧刷纸面时仍保持脊线稳定,形成“刷写”效果。观帖中“真”“酥”等字,起笔尖锋入纸,行笔迅疾,墨色由浓转淡,枯润交替。这种技法突破传统提按顿挫,以运动惯性带动线条,实现“振迅天真”的审美理想。

渴笔运用尤为突出,因纸质粗糙,墨色随纤维渗透呈现斑驳肌理,枯笔飞白与浓墨形成强烈对比,营造“散淡萧散”之境。这种自然天成的章法,契合米芾“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观。

相较于《蜀素帖》《苕溪诗卷》的刻意求工,《真酥帖》因系日常信札而更显率意,代表米芾“衰年变法”后的艺术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