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语】永远不要相信天才们的传记,和那些为他们的人格和心灵涂脂抹粉的电影。记录天才的一切文字都在一本正经的吹牛逼,老实承认吧,忙着列等式和做实验的天才们,哪来那么多时间去抵抗那些无法克制的狗屁爱情。
文/张烨蓉
对很多影迷来说,N年前传于天涯上的一篇《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早就幻灭了《美丽心灵》里理工男标配的数学天才爱情史。“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是一个木讷的美国大爷,整天在校园里溜达,碌碌无为、惶惶终日,电影里美丽温存的詹妮弗·康纳,投映在现实中的形象是一个恹恹不胜烦的普通美国大妈,不甚亲密的陪着丈夫终日在校园里溜达。以致于我认为约翰纳什早已仙游多年,先是死于那篇残酷又确凿的文字里,后又死于十年来茫然无措的教授生涯里。
我始终觉得这种过分美好的错觉是《美丽心灵》的电影译名出了问题,《A Beautiful Mind》,港版译为《有你终生美丽》,一来符合粤语的行文方式,二来契合纳什对妻子的深情表白“you are all the reasons”。台版译为《美丽境界》,天才的境界,一是学术上的成就,二是恶劣的病情。大陆则译为《美丽心灵》以及另一个不走俏却更精确的名字----《完美大脑》,由于没有“美丽”二字,听起来像是科普读物而不是好莱坞电影,于是《美丽心灵》这个真善美的译名更加广为人知。可是有英文常识的人应该明白,mind哪里是“心灵”,mind是思维,是思想,是思考,是脑子,跟心地、心灵、心眼、心脏全然没有关系。走脑子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根本不曾走心。

我不用再重复昨天无数人转载的无数个版本的影评、书评、悼文、新闻、科普文,约翰纳什曾与她人育有一子,电影里的场面也并非他真实的人生。他是个天才也真是个疯子,一个傲慢的数学系高材生,从头到尾的心灵残疾者。如同图灵的《模仿游戏》,霍金的《万物理论》,这些被认为颇有质量的传记类电影,最终都只是成全了演员和编剧,艺术化的处理了天才们的高傲冰冷,离群索居。当然了,天才们有的是资本去跟任何人叫板,毕竟这个世界一切的科技进步,都基于他们的伟大的头脑。
如果不是在发达的网络时代,这些天才也许就定格在电影传记的某帧画面里。《万物理论》上映之初,霍金“身残志坚”的病房泡妞史就被扒了个底朝天,当代爱因斯坦的真实人生被网民们迅速而有效的攻陷了,海报上他拉着妻子的画面有多美好,现实中他勾搭女护士的模样就有多鄙俗。可是道德上的批判对于天才们来说,简直是一种犯罪!他们为全人类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啊,不完美的人格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永远不要相信天才们的传记,和那些为他们的人格和心灵涂脂抹粉的电影。记录天才的一切文字都在一本正经的吹牛逼,老实承认吧,忙着列等式和做实验的天才们,哪来那么多时间去抵抗那些无法克制的狗屁爱情。
【毒药是一款发现、点评、分享电影和图书的便捷工具。可以扫下面二维码下载安装,也可以到苹果和安卓的应用市场下载安装。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毒药加V认证请联系:陈伟杰 chenwj@duyao001.com 毒药@陈伟杰
媒体采访请联系:董波 dongb@duyao001.com 毒药@黑狐无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