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方世界

标签:
金字塔法老古埃及非洲历史上海野生动物园 |
分类: 世界历史 |
在不停翻涌的时间长河中,个体有限的生命终会消逝,而后人不断传承前人留下的智慧与勇气,才使星火绽放出愈发耀眼的光芒,这是人类之美、历史之美、文明之美。当我们被这部美妙的浩瀚史诗所震撼时,也不应该忘却这些光亮背后的痛苦记忆。
非洲大陆,这片看似落后与贫穷的土地,最初却见证了人类的诞生,是存在奇迹和无限可能的先祖之地。虽然作为文明形态已彻底中断,外族的入侵像漫天的黄沙,将其宗教、民族、文化等一系列曾经的骄傲一点点掩埋在尘埃里。不过,这个古老且神秘的文明,依旧让人趋之若鹜,人们惊叹她缔造的伟大历史,同时也探寻着那些未知的秘密。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于约公元前5450年,终止于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依据埃及祭司曼涅陀所著《埃及通史》,古埃及共分10个时期、33个王朝,包括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罗密王朝。

非洲大陆,这片看似落后与贫穷的土地,最初却见证了人类的诞生,是存在奇迹和无限可能的先祖之地。虽然作为文明形态已彻底中断,外族的入侵像漫天的黄沙,将其宗教、民族、文化等一系列曾经的骄傲一点点掩埋在尘埃里。不过,这个古老且神秘的文明,依旧让人趋之若鹜,人们惊叹她缔造的伟大历史,同时也探寻着那些未知的秘密。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于约公元前5450年,终止于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依据埃及祭司曼涅陀所著《埃及通史》,古埃及共分10个时期、33个王朝,包括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罗密王朝。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3100年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王朝,比中国夏朝还要早1000多年,堪称世界古国中的古国,古埃及有着旷古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完整的文字系统、政治体系和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艺术形式有诗歌、雕塑、绘画等,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

R1SE《彼方世界》
埃及人的原始社会始于200万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他们的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以“高加索特征”为主,“尼格罗特征”为副,是多样性很强的人群。距今约9000多年前,尼罗河每年7-11月定期的泛滥带来了肥沃的黑色土壤,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人,于是有了农业、文字、神庙、智慧,也有了私有制和连绵不断的战争。

公元前5450年,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出现了早期城市,并开始使用铜器,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不断的混战,古埃及形成两大地域性王国,南方的河谷地带为上埃及,北方的三角洲地带为下埃及,分界点在当代的开罗。

公元前5450年,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出现了早期城市,并开始使用铜器,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不断的混战,古埃及形成两大地域性王国,南方的河谷地带为上埃及,北方的三角洲地带为下埃及,分界点在当代的开罗。

下埃及的前王朝时期有四个发展阶段:法尤姆A文化(公元前5450-前4400年)、迈瑞姆达文化(公元前5000-前4100年)、奥马瑞文化(公元前4600-前4350年)、马阿迪文化(公元前4000-前3200年)。

上埃及的前王朝时期则经过塔斯亚-巴达里文化(公元前4400-前4000年)、涅伽达文化一期或阿姆拉特文化(公元前4000-前3500年)、涅伽达文化二期或格尔塞文化(公元前3500-前3200年)、涅伽达文化三期或零王朝(公元前3200-前3000年)。考古学家在沙漠中发现的描述蝎子王战胜敌人的铭文,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文献。

直到公元前3100年,纳尔迈为巩固自己在上埃及的地位,亲率大军北上,把决战的地点命名为白城,后白城成为统一古埃及的首都,被希腊人称为“孟斐斯”(今开罗),纳尔迈被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称为美尼斯,是第一个得到“上下埃及国王”称号的君主。

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050-前2686年,第1-2王朝),如同第一王朝不得而知的灭亡一样,第二王朝的开始也是未解之谜,第二王朝所留下的遗物比第一王朝还要少,但这一时期出现的青铜器皿标志着古埃及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第3-6王朝),由于这一个时期有大量的金字塔修建,故称金字塔时期。古王国时期确立了君主专制,国王权力象征着国家,下设维西尔(宰相),主管日常政务。另外,国王将自己神化,多自称为太阳神拉之子或荷鲁斯。

古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有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把冥世看作是尘世的延续,法老或贵族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去修葺坟墓,《金字塔铭文》有云:“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

之前坟墓是用泥砖砌成的巨大长方形的“马斯塔巴”,到第三王朝时,伊姆霍特普第一次用石块建造阶梯式的左赛尔金字塔,六步台阶的梯形分层,又叫层级金字塔,因侧面三角形像汉字“金”,故称金字塔。伊姆霍特普是维西尔、建筑师、祭司长、医生、农业大臣,被称作智慧之神,名声比左塞王还伟大。

至第四王朝的胡夫国王时期,埃及的吉萨平原上建起了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里最高的建筑物,相当于40层大厦高,也是埃及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由十万多个工匠耗时20年完成的,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旁边亦有该王朝的哈夫拉、门卡拉两位法老的陵墓,前面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的肖像)。

此外,遗体的保存也是丧葬的部分,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上,所以法老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从第四王朝起,古埃及人将内脏取出,分别放在四个“卡诺匹斯”罐子中,其中艾姆谢特是人形态的神,保护死者的肝脏,哈碧是狒狒,保护肺,多姆泰夫是豺狼,保护胃,凯布山纳夫是老鹰,保护肠,四兄弟是神话人物荷鲁斯的儿子。

天文历法方面,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就把一年确定为365天,古王国时代,人们观察到当尼罗河泛滥时,天狼星清晨正好出现在埃及的地平线上,遂将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并不完全相等,埃及人经过推算证明,将1460年的周期叫天狗周,然后规定一年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再加上五天宗教节日,从而形成完整的太阳历。

古王国的崩溃源于一位长寿的国王,佩皮二世活了100岁,在位94年,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子麦然拉二世,登基一年后死于谋害,紧随其后的西普塔一世也暴毙而亡,此时找不到合法的男性继承人,所以佩皮二世的女儿、哥哥麦然拉二世的王后尼托克丽丝继承王位,是最后一位国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位女王,古王国时代就此谢幕。

其后是混乱无序的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270-前2060年,第7-10王朝),中央集权的减弱使古埃及进入分裂状态,而古埃及当时气候变得干旱,粮食减产,中央政府陷入了危机,随着地方政权权力增加,一些政权宣布独立,地方长官正式称王,同国王分庭抗争,造成了帝系混乱的现象。
直到孟图霍特普二世重新统一埃及,在底比斯(今卢克索,埃及中部)建立第11王朝,古埃及迎来中国王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第11-12王朝),由于君权神授理论的破产,中王国时期的王权理论尚未产生,因此初期贵族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第12王朝,“涅杰斯”兴起,意为小人,下层自由民,与贵族和大人物相对的阶层,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有力支柱。商业经济的扩大,使古埃及同地中海地区的交往十分密切。索贝克·涅弗鲁(美丽的鳄鱼神),因其兄长之子年幼而得位,是末代女法老,也是第一位拥有完整皇家头衔并被记录在都灵国王名单中的女法老。

中王国衰落,古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前1567年,第13-17王朝),各省分权势力毁灭了底比斯政权,古埃及分裂成许多诸侯国,约有四十位国王,公元前1730年,这些国王成为希克索斯国王(亚洲西部民族入侵古埃及,建立第15-16王朝)的封臣。

第12王朝,“涅杰斯”兴起,意为小人,下层自由民,与贵族和大人物相对的阶层,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有力支柱。商业经济的扩大,使古埃及同地中海地区的交往十分密切。索贝克·涅弗鲁(美丽的鳄鱼神),因其兄长之子年幼而得位,是末代女法老,也是第一位拥有完整皇家头衔并被记录在都灵国王名单中的女法老。

中王国衰落,古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6-前1567年,第13-17王朝),各省分权势力毁灭了底比斯政权,古埃及分裂成许多诸侯国,约有四十位国王,公元前1730年,这些国王成为希克索斯国王(亚洲西部民族入侵古埃及,建立第15-16王朝)的封臣。

居住于三角洲东部城市阿瓦瑞斯的亚洲移民夺取了这一地区并逼迫中央政府迁往底比斯,南迁后,国王们发现自己被夹在北方的希克索斯王朝及其努比亚(今苏丹北部)盟友——南方的古什之间,100多年在不作为中度过。到公元前1555年,底比斯的军队挑战希克索斯王朝,冲突持续了30多年,最终建立第18王朝。

第18王朝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前1085年,第18-20王朝)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最强盛的王朝,称为埃及帝国时期,大规模向外扩展运动,使其势力范围,南达埃塞俄比亚,北达爱琴海诸岛,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区,位于尼罗河上游第五瀑布的努比亚也归附埃及。

王朝前几任法老建立的中央集权几乎500年未曾改变,使古埃及度过了几个危机。哈特谢普特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阿莫斯唯一的嫡女,她以摄政王身份,全权掌管国家事务,停止了古埃及向外战争。她又联合僧侣编造身世,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女,并女扮男装、戴假胡须,如愿当上法老,精心治国,使古埃及继续保持兴盛。

哈特谢普特死后,年已32岁的图特摩斯三世得以亲政,上台后即展开对嫡母政敌的报复,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后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保持15场战役全胜,使古埃及从地域性王国转向洲际大帝国,被誉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

公元前1295年,拉美西斯一世建立第19王朝,到拉美西斯二世达到鼎盛,与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土耳其)在卡迭石战役中互有胜败,双方签署《埃及赫梯和约》是世界上第一份和平协议。拉美西斯二世活到90岁,在位66年,建造的阿布辛贝神庙在1966年因兴建阿斯旺水坝,神庙整体迁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余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护的成功尝试。

第20王朝的十位君主,九位都叫拉美西斯,拉美西斯十一世之婿赫里霍尔开始了在上埃及的统治(第21王朝),而利比亚王子舍顺克一世建立“利比亚王朝”,控制下埃及三角洲地区(第22王朝),持续200多年。

公元前772年,努比亚人建立的库什国王皮耶侵入北方,占领了底比斯,建立了第25王朝,正式揭开了晚王国的序幕(公元前752-前332年,第25-31王朝)。随着亚述帝国入侵下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普萨美提克一世逃奔亚述,又趁亚述帝国内乱击退亚述,建立第26王朝,后将统治上埃及的库什国王退回努比亚,一统全国。

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在冈比西斯二世率领下征服埃及,俘虏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将古埃及化为总督区,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行省,古埃及爆发了四次反波斯大起义。

《Looking For Trouble》
之后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三世第二次确立了波斯帝国对古埃及的全面统治,即第31王朝,并大肆破坏古埃及的神庙、神殿、劫掠财富。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推翻了波斯人,在古埃及正式加冕为法老。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其继承人托勒密一世新建亚历山大城,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最盛时藏书约70万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吸引了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等学者来此从事研究。像《荷马史诗》第一个校订本就出自馆长芝诺多德斯之手,埃拉托斯特尼计算出了子午线长度,并进一步提出“地圆说”,奠定了亚历山大城世界文化和学术的中心。

托勒密二世期间,下令在亚历山大港外的法洛斯岛东端的石礁上修建导航灯塔,高度超过100米,设有灯火用于引导水手航行,当之无愧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继胡夫金字塔后,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第31-32王朝),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创建的以叙利亚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亚美尼亚在内的王朝)为争夺地中海和爱琴海霸权,共发动六次叙利亚-埃及战争,公元前168年,在罗马干预下,战争结束,安条克四世退出古埃及。

公元前51年,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勾结罗马凯撒大帝谋害自己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登上王位,她与凯撒、马克·安东尼的绯闻,赢得了22年的和平,她在文学作品和影片中,以埃及艳后的形象出现。

后埃及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639年),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古埃及成了罗马的行省。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行省。1882年,英军占领,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