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剑影三国

(2023-03-04 11:40:14)
标签:

箕子朝鲜

卫满朝鲜

三国时代

高丽时代

玻璃博物馆

分类: 世界历史
陌上烟凉,荼蘼了几季时光,流年摇晃,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你想起旅途中的某次惊艳,那个对着镜头微笑的女子其实早已老去,只有记忆像雾一样停留,流逝的时间,蕴藏着一种静默的力量,让往事历历在目。
剑影三国
人生就是猝不及防的相遇,以及蓄谋已久的离散,曾经的喜欢,终是过眼云烟。珠帘锁玉,焚一柱清香,执一卷经书,寂寞深深花叶落,偶有思念之意,当属昔日风华,红尘深处,应劫而来,已是心痕累累。
剑影三国
老树忽醒,新芽吐碧,颤动了素秋时节的苍苍古槐,阡陌曲径,茫茫人海,寻着足印深浅,始料未及的重逢,勾起心底多年的牵念,如星火燎原,从未熄灭。翩翩公子,眸眼如墨,谈笑之间,雄姿英发,别来无恙。
剑影三国
在中和俊秀的合唱,仿佛跨越了整个世纪。这浩荡长风,锦绣天下,江湖跌宕,一遭遭走过,抵不过知音间,会心一笑。袍泽意,手足情,恰是苍松与竹青,霜雪不惧,风雨无惊,冠叶高擎,并肩同看月亏盈。
剑影三国
金在中&金俊秀《六等星》
那些年,韩流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可谓深远,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偶像明星带动了旅游、服饰、化妆品等各大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为韩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而相对封闭的朝鲜,虽与韩国属于同样的民族,双方的关系却是剑拔弩张、水火不容。
剑影三国
“朝鲜”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尚书大传》中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后汉书》有云:“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制八条之教。”
剑影三国
虽然目前韩国官方采用太阳神桓因之子桓雄下凡与熊女结合生下檀君王俭的版本,将檀君古朝鲜作为朝鲜历史的开端,但我国普遍认为箕子朝鲜之说,即周武王灭商后,商纣王的亲眷兄弟远离中原,被发配到荒凉的边界,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
剑影三国
箕子朝鲜统治了近一千年(公元前1120-公元前194年),直至箕子的第四十一世孙箕准,被门下卫满发动政变推翻。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一同前往,并带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箕准拜他为博士,但卫满利用封地,不断招引汉人流民,等羽翼丰满之时,一举攻占王都,自立为王。
剑影三国
卫满朝鲜建立之初正值西汉惠帝时期,被纳入西汉的藩属外臣,但随着卫满大肆征服周边小邦,对汉边境威胁日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正式征讨卫满朝鲜。在朝鲜设立“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自此,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归属汉朝的统治范围。
剑影三国
而半岛南部的辰国,分裂成三大部落联盟,马韩、辰韩、弁韩,统称“三韩”,其中马韩被拥立为辰王,统领三韩之地,南朝鲜进入了“前三国时代”。三韩在西汉时便与中国有密切交往,辰韩因语言、称谓、器物等与秦朝相似被称为“秦韩”,《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曾提到:“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是韩国的最早记录。
剑影三国
因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变故,中国对东北地区和朝鲜北部的管理逐渐松弛,公元前37年,居住在东北一带的扶余人,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高句丽王国,并一步步蚕食朝鲜北部的汉四郡,高句丽本意是山城
剑影三国
东明王立长子琉璃王为太子,其他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往南迁徙至马韩,沸流认为临海而居较佳,在迷邹忽建国,而温祚听从追随者建议,在慰礼城(今首尔)建城,因初期有十名大臣辅佐他,定国号为十济。迷邹忽的盐水和沼泽令多数人难以忍受,沸流羞愧自杀,温祚王接纳了迷邹忽的百姓,改国号为百济。
剑影三国
后来,温祚王击败了马韩五十四国之中的盟主目支国,统一了半岛南部的西边,与此同时,辰韩和弁韩也在逐渐从城邦联盟过渡到中央集权的国家,演变成了新罗和伽耶,实力最弱的伽耶又被新罗吞并,朝鲜半岛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
剑影三国
最初,百济王室念及和高句丽王室系出同源,多次强调高句丽为“北扶余”,自己为“南扶余”。但公元四世纪后,为争夺对汉四郡的控制权,高句丽和百济接连爆发战争,百济败多胜少,高句丽则不断开疆扩土,国力在六世纪达到巅峰。
剑影三国
高句丽的强盛,让刚统一中国的隋朝深感不安,隋朝两代皇帝多次发兵攻打高句丽,此后,高句丽又陷入王室内斗,国力更加下降,百济则趁机联合新罗对高句丽发动战争。战胜高句丽后,新罗撕毁盟约,突袭百济,抢走大片领土,高句丽和百济的国势一蹶不振,而新罗则是冉冉升起。
剑影三国
新罗的崛起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新罗借鉴了中国的儒家官僚体系和律令制度,文官武将各司其职,比起高句丽和百济还在文武不分的原始管制来说,是降维打击,其二,新罗组建了著名的军事团体“花郎组织”,灌输尚武精神和封建道义。
剑影三国
公元660年,新罗又联合中国唐朝灭亡了百济,百济君主义慈王被押去唐朝东都洛阳,义慈王堂弟鬼室福信派使者前往日本,请大和朝廷帮助百济复国。661年,唐将苏定方又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也请求日本支援。
剑影三国
当时的日本正经历完大化改新,第38代天智天皇派出三万大军参战,日军登陆后,猛攻新罗,连夺数城,几乎切断了新罗与唐军之间的联系。663年,唐军先行至白江口,四战皆捷,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日本军船相对落后。
剑影三国
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两国首次交战,堪称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唐军的胜利迫使天智天皇审时度势地恢复与大唐帝国的国交,日本数百年间成为唐朝“具体而微”的翻版模型,也奠定了之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格局。
剑影三国
公元668年,存在705年的高句丽就此灭亡。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熊津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安东都护府,在新罗设鸡林州都督府。新罗君主文武王担心唐朝会占据整个朝鲜半岛,暗中支持高句丽末代君主的外孙安舜反抗唐朝。
剑影三国
文武王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唐朝,公元674年,唐高宗李治出动大军讨伐新罗,但唐朝由于受西北吐蕃的牵制而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留在朝鲜半岛的唐军虽只有四万人,仍打得新罗毫无招架之力。
剑影三国
最终文武王当机立断,向唐朝认错求和,称臣纳贡,唐朝重新册封了新罗为藩属国,并以大同江为界划分管辖范围,唐朝巩固大同江以北、特别是辽东地区的统治,新罗实现以南的控制,迈入“统一新罗时代”。
剑影三国
文武王之子神文王效仿唐朝制度,将全国分为五京九州,登记户口,丈量土地,制定丁田制,并实行“读书三品科”的选官体系,到八世纪中叶,新罗首都庆州已成为仅次于唐朝长安、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世界第四大城市。
剑影三国
新罗的封建制度,使得官僚、贵族、寺庙的野心日益膨胀,削弱了王权,他们兼并农民丁田,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八世纪末,第36代新罗王年仅八岁的惠恭王幼年登基后,新罗朝政开始出现混乱,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和贵族叛乱接连发生。
剑影三国
九世纪中期,地方豪族多有举兵,号称将军、城主等,脱离新罗统治,892年,尚州农民出身的甄萱以完山(今全州)为根据地起兵,900年自称“后百济王”。901年,新罗王族后裔弓裔于松岳(今朝鲜开城)称“后高句丽王”,904年立国号摩震,911年改国号泰封。后百济、后高句丽、新罗合称为“后三国时代”。
剑影三国
不过弓裔为人刻薄残暴,918年,弓裔部下王建推翻弓裔,以开城为都建立“高丽”,从此,“高丽”这一称呼成了朝鲜半岛许多土特产的代表词,比如高丽参、高丽橡子酒、高丽红缎等。之后,在后百济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新罗选择投靠高丽,末代新罗王金傅将王位献给了高丽太祖,王建也进一步巩固对新罗地区的控制权。
剑影三国
而后百济王甄萱因宠爱庶子甄金刚,想要立他为继承人,引起了三个嫡子的强烈不满。嫡长子甄神剑发动政变,囚禁了父亲,杀死了异母弟弟,后甄萱逃出,请高丽太祖讨伐逆子。王建尊大自己十岁的甄萱为“尚父”,位在百官之上,并答应出兵后百济。
剑影三国
公元935-936年,王建先后攻灭新罗、后百济,实现“三韩一统”,半岛终于享受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高丽开国后,王建对内着手恢复秩序,遵用新罗的典章,确立佛教的国教地位,对外则积极北拓,还试图联合中原对抗契丹。
剑影三国
943年,王建去世,储君王武继位,体弱多病的惠宗在位不到两年便卧病不起,后被弟弟王尧、王昭取代。光宗王昭将高丽政治的“无为”全面转化为“有为”,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
剑影三国
通过光宗、景宗、成宗数代君主的努力,引进中国唐宋典章,构建中央集权体制,设十二州牧(一州之长),向地方派遣流官,经济上规定租税法,文化上设立国子监,实施“以儒治国”的方针,高丽国家体制才成形。
剑影三国
993年,与高丽交好的女真人通报,辽国正在密谋入侵高丽,高丽内史侍郎徐熙以出色的谈判使得契丹撤军,还获得契丹所赐的鸭绿江以东之地,但作为交换,高丽要向辽朝称臣纳贡,断绝与北宋的一切往来。
剑影三国
结束了与契丹的战争后,高丽进入长期稳定时期,因此显宗被视为“中兴之主”,德、靖二宗时,围绕保州问题,高丽与契丹关系再次紧张,为此高丽修筑了千里长城,1046年,文宗与宋朝恢复邦交,与契丹和睦相处,被誉为高丽的黄金期。
剑影三国
随后的几朝大体维持守成的局面,但朝堂上重文轻武现象达到了极致,心怀不满的武将们废除了毅宗,改立其弟王皓,明宗的继位标志着朝鲜历史上延续一百年的“武臣政治”拉开了序幕。
剑影三国
武臣政权前期,被剥夺既得利益的文臣,有不少弃官归隐和仰武臣鼻息苟且偷生的,也有部分反抗的金甫当之乱和赵位宠之乱,均遭到血腥镇压。但武臣政权本身也不稳,掌权者如走马灯似的轮番上台,其更迭往往伴随流血事件。
剑影三国
直到公元1196年,摄将军崔忠献用铁腕手段夺取政权,以专横作风管治,罢黜两位君主,王权被架空,又对文臣加以怀柔,开设私人部队都房制度,以“封事十条”为施政纲领,革除时弊,整顿秩序,其祖孙四代执掌实权长达62年,称为“崔氏政权”。
剑影三国
三国起烽烟,群雄割据分山河,战也家国,身也疯魔,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挑灯看剑为君诺,醉里还当少年时,笑问归期迟。逆耳忠言反见仇,空招俊杰三千客,奈何阴阳隔,生死相失,两不相知,身畔无光亦无君,十年一世。
剑影三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山河月明
后一篇:本是同根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