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语言活动中参与游戏现状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分类: 课题研究 |
大班幼儿语言活动中参与游戏现状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工作室成员
【问卷前言】
语言能力的培养直接关乎着孩子在健康、社会等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实践研究,旨在将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有效穿插在语言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为了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教育途径与帮助,我结合个人研究的县级课题,开展了本次问卷调查活动。调查对象为大班(彩虹班)30名幼儿,调查内容涉及幼儿的语言习惯及参与兴趣,老师对游戏的组织,游戏规则的制定与落实等方面。本次问卷共发放30份,收回27份。
【基本情况】
http://s10/mw690/005JxlSMzy7iXxfelO999&690
幼儿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图(1-5)
如上图所示,平时喜欢与周围小伙伴聊天的占92.5%,在别人说话时不会插嘴的占77.78%,觉得老师会经常组织玩语言游戏的占85.19%,常参加班里组织的语言游戏的占48.15%,喜欢角色扮演游戏的占51.85%,游戏中喜欢小组合作完成的占85.19%,经常遵守游戏规则的占88.89%,游戏中由老师制定游戏规则的占74.07%,游戏中说话机会多的幼儿占48.15%,能说上来语言游戏活动名称的占11.11%。
【数据分析】
1.大班幼儿中绝大多数喜欢与周围小伙伴聊天,在别人说话时不插嘴,能认真倾听,且能遵守游戏规则,喜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戏活动,有一半幼儿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可见幼儿语言交往习惯良好;
2. 幼儿平时能参加班里组织的游戏活动的不到一半,在游戏中说话机会多的也达不到一半,绝大多数幼儿说不上来游戏活动名称,可见幼儿活动参与率不高;
3. 大班老师会经常组织语言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多数情况下由老师一人独自制定,可见老师已经比较重视语言游戏活动,但不敢放手。
【研究策略】
1.巩固语言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通过调查可见,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了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譬如:喜欢与周围小伙伴聊天,在别人说话时不插嘴,能认真倾听,且能遵守游戏规则,喜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戏活动等。大班老师在以后的语言游戏活动中,应该对幼儿的这些习惯予以巩固,在此基础上,在方法的采用上应该推陈出新,在游戏中多采用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习惯好的幼儿更加优秀,让有不良语言交往习惯的幼儿向优秀看齐,这样相互促进,幼儿整体语言交往习惯将有大的提升,以此来促进幼儿语言领域健康发展。另外,在幼儿喜欢角色扮演游戏的基础上,介入情景表演游戏、语言竞赛游戏等,让幼儿在百花齐放的游戏氛围中得到语言全方面的训练与提高。
2.倡导轮流发言,提高幼儿参与人数
由于我们面对的都是50多人的大班额,要在短短的25分钟内让幼儿在语言游戏中一一得以展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每次活动,发言的机会都会被反应快的幼儿所“截取”,而那些有个体差异的幼儿,则会屡屡被遗忘,次次缺失锻炼与展示的机会。为了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老师可以在平时的语言游戏活动中,尝试采取语言游戏活动中轮流发言的方式组织活动,即:今天每个组的A小组成员逐个发言,每个组的B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明天A小组成员倾听,B小组成员逐个发言,在交流中,可能有的孩子话说不完整,老师可以引导补充;可能有的孩子一言不发,老师可以帮助鼓励。这样坚持做下去,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喜地发现,沉默的孩子开始主动说话了,表达吞吐的孩子语言流利了,陈述清晰的孩子表现更为优秀了。长此以往,幼儿的参与率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3.反思执教行为,由小心“扶”到大胆“放”
课堂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尝试与总结、反思与改进的过程,作为大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我们执教者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探索出符合基本园情、班情及个人实践专长的游戏教学组织策略,例如游戏规则的制定,可以在自己制定几次之后,尝试采用与幼儿合作商讨的方式制定符合双方意愿的合理规则,然后共同遵守,再往后,可以放手让幼儿去合作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大家来分析它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再予以运用。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多研究多反思,才能总结出科学的指导方法,达到由小心“扶”到大胆“放”的执教行为转变,进一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开展,我深深觉得,作为大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尝试通过“巩固语言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倡导轮流发言,提高幼儿参与人数,反思执教行为,由小心‘扶’到大胆‘放’”等教育策略,在实践中寻找游戏介入与有效教学的连接点,以不断促进大班语言游戏的有效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