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幼儿园户外运动开展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8-01-30 18:24:46)
标签:

转载

《幼儿园户外运动开展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宜川县第五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户外运动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户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课堂教学多个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并将幼儿健康放在了五大领域的首位。体育运动的有效组织实施,不但对幼儿有极其重要的健身价值,而且还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体育运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终身具有健康的身体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要保证孩子在园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目前,幼儿园基本能保证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但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上还有待提高。经过调研普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户外活动发展目标定位单一狭隘,缺乏整体性

教师在制定户外活动目标时,单一的指向幼儿体能方面的发展目标,而较忽视伴随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学习品质培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整体性思考,达不到户外活动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整体推进作用。

       2、户外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随意凌乱,缺乏系统性

教师在安排落实幼儿2小时户外活动时,较少考虑户外活动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同时往往随意缩短幼儿户外运动的时间,将之作为一日生活的点缀来实施,影响了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

       3、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整齐封闭,缺乏开放性

教师经常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往往采用较为封闭的组织形式,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早操、游戏等户外活动。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大范围互动不够充分,制约了幼儿社会交往及自主性发展。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也基于“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特开展此方面的研究。相信通过此项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依据

    幼儿园户外运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是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和个性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以“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因此,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充分利用户外运动时间帮助幼儿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爱上体育活动。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不论从《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任务,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还是从幼儿一日活动内容时间安排中,都将体育运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我园确立了“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办园特色,立足培养“健康、阳光、自信”的幼儿,在“班班有体育特色,人人有体育专长”这样一个发展的总体目标下,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体能活动、体育游戏等,既推动了我园快乐运动特色的园本化探索,又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幼儿都“健康、阳光、自信”

理论价值:

    幼儿方面:研究有效运用自然环境,让孩子回归自然的运动方式如:沙地、泥土地的运动形式开发;区域体育活动的运用;混龄游戏的开展、亲子运动的实践;爬山、远足等挑战性运动的探究,增加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使幼儿的语言表达、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展。在孩子童年时期教给孩子跑、跳、攀、爬、掷、推、滚等运动技能技巧,帮助幼儿养成爱运动的习惯,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体验参与的快乐,身心愉悦,找到自信,促进了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方面:从办园特色方向上提出“运动与健康”的实践研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运动、健康的幼儿园氛围,并最终形成有运动特色的幼儿园。

    教师方面:探索在专业化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模式。特别是在农村培训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园根据自身实际,科学的利用地理环境、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社区资源等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师培训之路。

    社区方面:通过幼儿园特色辐射家长及社区,带动社区健身运动的开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园情,科学地设计户外运动环境。

       1、户外环境创设的研究。划分户外各个功能区,达到绿化、美化、游戏化、教育化。

       2、针对幼儿的各大运动技能,将户外运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

  (二)研究小、中、大班幼儿适宜的户外运动项目。

       1、体育游戏集的研发。教研组研发小、中、大各个年龄段幼儿适宜的体育游戏,形成各个年龄段的体育游戏集。

       2、特色课程的研究。通过每周教研组活动,以集体议课的形式进行各个年龄段的备课,研发幼儿园特色课程。

       3、户外运动材料提供的研究。

       4、各年龄段幼儿运动会的开展。

       5、各年龄段幼儿春、秋游活动的开展。

  (三)研究开发“运动特色工程”的园本课程和活动设计。

      1、园本课程的研发。

      2、特色活动教案集。

  (四)研究创建幼儿园运动特色的途径。

     1、幼儿户外混龄运动。

     2、创建篮球特色基地。

     3、“斗鼓小传人”非物质文化传承。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先进理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提供可靠的支撑性理论。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体育运动开展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确定正确的方向。

      3、个案研究法: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幼儿作个案研究对象,并进行追踪记录,及时写好个案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运动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活动,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5、观察研究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实验阶段的发展事实(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6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的论文,把研究过程作为反思过程,以不断深化研究。

六、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1、成立课题组,在课题准备阶段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收集、整理、运动相关资料,了解掌握各年龄段幼儿运动的技能技巧水平、运动习惯以及家庭运动方式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策略。 

      2、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及论证资料、研究策略,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确定人员的具体分工。 

      3、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理论,获得最新研究成果,确定课题研究思路。 

     二、实施阶段:2016年5月—2017年3月

     1、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具体细化方案,由课题组人员负责执行。

     2、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对各年龄段的不同要求,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交流研究调查结果。

     3、创设具有运动特色的幼儿园大环境。

     4、有针对性、阶段性的制作、投放各年龄段的户外运动材料。

     5、运用多种形式观察幼儿户外活动情况,并进行分析,提供相应措施。

     6、开展丰富的户外运动活动,如:各年龄段运动课程、体育游戏、混龄运动、器械制作大赛、韵律操比赛、运动会、亲子游园、春、秋游等活动。

     7、创建幼儿园特色。(幼儿户外混龄运动、创建篮球特色基地和“斗鼓小传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课程)。

     8、经验总结与交流,进行阶段性小结。

     9、完成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并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

    1、组织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经验交流。收集教师关于开展课题实践研究的论文、案例、优秀活动设计等。

    2、优秀活动影像资料。

    3、收集整理特色活动设计,形成教案集。

    4、完成《幼儿园户外运动开展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七、预期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形成各种资料集,如游戏集、案例集、影像资料集等,通过过程性研究,将各类经验撰文发表,形成研究论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中期与末期的研究报告会。搜集整理的各类资料能够为教师提供参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产生指导作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