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萝卜》说课稿
(2017-11-14 09:06:21)分类: 说课稿 |
《拔萝卜》说课稿
——小班语言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拔萝卜》是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小班语言教材,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人物和动物,故事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情节有趣单一、语言的重复性,正好适合小班幼儿喜欢熟悉而单一事物的心理需求。小班幼儿在团结友爱,整理东西方面自觉性不强,缺乏合作意识,而故事中体现出了,遇到困难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人多力量大的教育思想。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
三、说目标: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基于以上对幼儿的分析,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四、说重难点:
在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太完整,重点就是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难点就成了幼儿能积极参与游戏,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中的准备
2、故事中六位人物和动物的图片。能分清楚故事中都有谁,以及他们的出场顺序。
五、说教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表演游戏法、提问法。
3、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如:“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一个人怎么拔也拔不动,小朋友们帮老公公想想办法”?“这么大的萝卜,我们要怎样送回家呢”?等等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所以我运用了以下学法。
1、带着问题听故事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关键,开始部分我是以提问的形式。老师:这是一位老公公种的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一个人怎么拔也拔不动,你们帮老公公想想办法?
3、观看课件,分段欣赏故事,学说故事中主要对话,为故事表演做准备。
(1)老公公萝卜拔不动,他先请谁帮忙的,怎么喊的?老婆婆又是怎么回答的?
(2)老公公、老婆婆拔出萝卜了没有?他们请来了谁?怎样喊小缨子的?小缨子怎样回答的?(唉!来了,来了他们也没有把萝卜拔出来。
(3)小缨子是怎么喊溜溜狗的?溜溜狗是怎么回答的?依次提问大脚猫、小老鼠
(4)现在有一个新问题,老奶奶说萝卜太大了我们应该怎样弄回家去。请小朋友们来想个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