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诗歌教学活动有效组织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7-08-26 16:07:25)分类: 课题研究 |
结 题 报 告
研 究 人 员 |
|
课 |
大班诗歌教学活动有效组织策略的研究 |
课题 的 界定 |
大班是指幼儿园5—6幼儿。 诗歌是指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包括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 诗歌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是指在诗歌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与组织,激发幼儿对于诗歌的兴趣,更深入地感受、理解作品,使幼儿更有效地运用诗歌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
课 题 研 究 需 解 决 的 问 题 |
研究我班幼儿对于试歌的兴趣及目前发展的现状,解决幼儿对诗歌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探索幼儿园大班诗歌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
课题 研究 的 理论 依据 |
1、当代脑科学与幼儿脑潜能开发研究证明:人类的智力素质与大脑发展和成熟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对智力发展极其重要,诗歌的学习是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5岁左右是儿童大脑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幼儿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教师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幼儿发展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支持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3、全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理论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教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整体性的、自然而然的;是整合的、开放而平等的;是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将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形式,给幼儿提供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指南》《纲要》中对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的相关要求和建议。 |
课题 研究 的 过程
|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6.1—2016.2) (1、学习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2、搜集资料,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课题。3、制定课题计划及课题研究活动安排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3-2016.11)按月分为七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2016.3)向幼儿家长发放幼儿对诗歌的兴趣与发展现状问卷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幼儿对诗歌的兴趣与发展现状及家长对幼儿园诗歌教学的理解与配合情况。 第二部分(2016.4)对本班幼儿在诗歌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并撰写了20余份观察记录。 第三部分(2016.5)1、认真学习《指南》及幼儿园诗歌教学方面的知识。2、以《比耳朵》为例,分析活动内容,尝试以游戏化的情境组织活动,研究幼儿的兴趣度。 第四部分(2015.6)1、认真研读活动内容,邀请同年级组教师讨论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关于诗歌特点的感知与渗透的量与度的把握及有效的教学方法。2、组织《小胖小》诗歌教学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有效交流,发展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提升幼儿对诗歌的感知能力。 第五部分(2016.7-2016.8)进一步学习和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整理前期资料,梳理研究思路。 第六部分(2016.9)1、认真研读活动内容,积极与同手,撰写活动设计《风在哪里》。2、邀请园保教主任及教师对本节活动听评打造三次。3、在教研活动中向全园教师展示。 第七部分(2015.10)录制《风在哪里》活动实录。
|
课 题
成 果 |
(二)探索到了一些大班诗歌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
4、诗歌教学的拓展应从多方面开展,可进一步体现各领域的整合,也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外(家庭等)。 (三)促进了自身专业成长,提高了科研水平。
|
课题 研究 反思 |
大班诗歌教学的有效开展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高瞻远瞩,立足实际,家园合作,激发幼儿对于诗歌的兴趣,使幼儿更深入地感受、理解作品,更有效地运用诗歌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反思: 1、大班额环境下怎样做到人人参与,为每位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 2、如何更加合理地处理幼儿之间的差异,创编的层次性如何体现,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活动中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3、作为常态化的教学,如何更简便有效地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的诗歌教学活动。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是我对本课题的探索及思考远远没有结束,这些问题与困扰将伴随着我的后续工作,让研究伴随着我的专业成长,让孩子因我们的努力而更加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