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总结
(2024-04-12 23:55:07)分类: 文 |
若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我来为自己写个前言
——我的2023
我的2023,是普通人的2023,波澜不惊的2023。
日常两点一线,周末就漫无目的地出去走走,其余空闲时间基本可以用“宅”字概括。
不过在“宅”的时间里我好像也做了点事的,没办法当代年轻人都是有点“躺平羞耻”在身上的嘛。既然“我的2023”即将“杀青”,那就让我来为这段人生之书补一篇前言吧!
今年写了十几篇不好分类的文章,平均1500字。有几篇是“综合评论”,自知都是观点平常内容浅显之作,主要因没事闲的+练习写作而写。统计一下,影剧综评论3篇,“高考作文风格问题”评论1篇,《巴黎圣母院》人物观点1篇,“万圣Cos” 评论1篇,用观点评论来荐书的文章1篇。
第二种是记叙自己的见闻,抒发情感。写看月亮1篇,写自己“出于本能的害怕”1篇,回忆某次“生死时速”换乘火车的经历1篇。
此外,还有3篇演出repo。今年我去了三次剧院,分别是仙剑奇侠传音乐会、亚历桑德罗演奏音乐会、悲惨世界法语音乐剧版音乐会,每场演出后都写了一篇感想留作纪念,其中悲惨世界的观后感较短,因为是为赢取场刊直接在小红书平台编辑,一来着急,二来该平台不支持字数太多。
还有1篇高考作文,也是参加网络活动的征文;不做高中生也不做老师的我真的很难写出800字标准作文了。我到现在写东西都不列大纲,想起什么写什么,最后再通篇修改。写完后我简直生无可恋,顺手码了上文提到的“高考作文风格问题评论”。
除了为写而写这个事由,我另一个十分消磨时间的事情就是“二次元整活”。不过目前发表在网络上的文字只有INFP cosplay记录,类似攻略帖吧,我觉得我cos的过程和使用道具还是挺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省钱。未发表的就是和网友们一起为喜爱的《轩辕剑》游戏攒出了一系列的新春节目,等到明年1月春节前统一直播并发布,我在其中写了若干串场词、对联和外语短句。虽然做这些事对我个人几乎没有收益,但我真的很开心,不得不说合作相比自己制作,对心情更有独特的调动与调节。
我发现自己还挺喜欢做攻略的,做出能帮到别人的东西那成就感真是max。当然出行和游戏都是我不擅长的,“攻略”一词可能要再扩大;暂且把生活经验、活动盘点、图书游戏推荐之类的都包含在内吧。天生敏感,所以一直在发掘别人没做过的题目,避免重复。
今年最重要的一篇攻略是《悲惨世界》法语版英语版音乐剧曲目对照表。对悲惨世界音乐剧的喜爱加上对这两门语言有涉猎,让我很顺畅地攒出了它。啊,想到这里,谁说我的二次元整活只有一篇文章,我还翻译了“法大悲”其中两首歌的歌词;当然这也是自娱自乐,因为目前官方歌词本要出了,我这水平还是不要硬碰了。
除了文字,简单的视频我也发了些,最主要的是《红楼梦》游戏结局系列和《秦殇》全队友剧情,这两种视频不需要花费什么灵感或技术,主要就是玩游戏和收集资料的时间。此外还有1个游戏音乐GMV,和Cos视频若干段,当然是低成本搞笑Cos,没有耗费多少时间;视频是小伙伴帮忙拍的,在这里我要向她表示感谢,10月我唯一的整活就是这个,每月都创作一些东西,就会每个月都开心!
目前我给自己定的攻略、视频努力方向,一是增加个人语音,以达到活跃气氛、扩充视频内容量和练声的作用,说实话看到游戏UP主和知识博主发解说视频获得的热度,我是真的羡慕,所以我也考虑增加咯,目前这部分需要良好的声音效果,这需要我注意嗓音音色,注意说话腔调不要像念稿,以及为增加的工程量与枯燥重复做好准备。二是借用AI工具,不过不是生成式AI,目前我还无法接受AI的创作,在这项技术出现的初期,大家都只是在尝试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产出不少我觉得算“赛博垃圾”的东西,见得越多我越悲观,所以AI写作什么的还是再观望一下吧。我希望我用的AI工具能帮我搜集资料、排序排版,这样可以减少我自己收集资料的时间,以及避免整理资料时发生的错字错句。可我又觉得AI搜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实在太多太杂,令人难以信服,这应该是我使用得不专业所致。这一项我是一定要学习的。
产出的内容方面,我希望明年我能脑力全开,创作一些宣传我家乡辽宁抚顺的文章和视频,今年看了新火起来的烧烤城市,我内心那个激动啊,这“泼天的富贵”是不是也该往北靠靠了?作为在这片土壤出生又长大的青年人,我自认为有这个任务,而且创作自己熟悉的内容也相对容易些。
除了在网络留下痕迹,还有一些未曾展示的今年的收获。我今年看了20部电影,从历史纪录片到艺术电影都有,不过这回我没有只看剧情,而是开始关注视听语言,虽然不能说从中学到什么具体的东西,但是这“新增的关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今年独自观看了3场音乐演出,与伙伴们玩了3个密室剧本杀,还去参观了好几个诸如“服贸会”的国家级展会,虽然都是外行看热闹,但让我在行路的同时对科技发展有了些认知。
书今年看的不多,只读完3本。我安慰自己是因为有的书太厚所以没看完,自己太懒只是其次。若说进步也不敢说有什么,不过今年读的《关键对话》我会是不是地拿出来翻翻,虽然其中没有什么硬核知识,但对我而言也绝不是噱头,书中提出的讲话原则正对我的“杂症”,激励我不要害怕表达。
原来我今年还在做了很多事情嘛。人不是一定要加入对“大家都有的东西”的争夺中,若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么洗稿就是最不应该的事情。想到了这一点,我就从容了不少,我们不太可能做到每一年都有什么质的飞跃,有所追求,自知充实,其实就已经足够了。但愿时时查改,让它质量无差错,主题无偏移,我们都是人生之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