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1天徒步1701公里,英国勋爵900粉公号筹集善款超80万

(2015-10-12 21:09:19)
标签:

杂谈

这是一位英国勋爵开的一家中文微信公号,开通于7月28日,那是麦克开始徒步的第二天。自此之后,笔不辍耕,每天一篇徒步日志,不曾停歇。


麦克的全名是麦克·贝茨,54岁的他是一名勋爵,来自素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目前任英国政府内政部国务大臣枢密院顾问官、上议院议员,以及终身贵族(又作“一代贵族”,源于1958年英国《终身贵族法》,一般由首相提请女王任命,作为上议院俗职议员的头衔,终身贵族限于个人,不能让子女世袭继承)


在公号“麦克贝茨勋爵”(BatesLord)每一篇徒步日志的最后,麦克都会放上一张计步器的截屏,用以记录前一天徒步里程。


麦克徒步的主题是“为和平徒步”(walking for peace),是为了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这一路下来,1701公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夏天走到了秋天,走过了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在10月5日走到了这趟旅途的终点——杭州,历时71天。




徒步1701公里,用公号筹集善款80多万


与王石的比赛可以说明,热爱徒步的麦克,其实并不是一个fit(健壮)的人,麦克依旧不忘他的英式幽默:“勉强挤进赛艇的我,简直像一袋土豆,没有半点儿用处还是个负担。”两轮比赛他都输给了年长自己十岁,体型只有自己一半大小的王石。体重超标的他曾被儿子称为‘啤酒 烧烤’先生!”


“徒步并非是我多么伟大,而是如果你想真正做好一件事,真正追寻你的梦,你也一定可以的。”几天前,麦克用这样一句话为他的1701公里徒步画下了句号。


选择中国作为今年徒步的地点原因有很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彼时中国和英国是盟友,今年也是中英文化交流年……或许还有一些麦克的“小私心”,他的夫人,李雪琳是一个中国人,麦克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女婿”。


准确来说,“麦克贝茨勋爵”并非麦克和雪琳开设的第一个公号。“贝茨勋爵夫人”是一个雪琳用来转发2014年徒步文章的公号,但这个公号的名字让她不甚满意:“毕竟走路的是他不是我。”于是才有了现在的“麦克贝茨勋爵”。


麦克不掩饰他对夫人故乡的偏爱,在到达杭州的时候,他这样说:“阴雨天正像英国的天气,我感觉回到了家乡一样:我是一个英国人,杭州阴雨天气是对我最好的欢迎!”


每天一篇日志已经成为惯例,除了每天的徒步里程和捐款累积数额,麦克试图用他自己的观察和笔触来记录中国。


在《越来越强大和有深度的中国》中,麦克这样写道:“忽略这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智慧、文学、建筑,是对国家文化根基的毁灭性的摧残。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否认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拥抱它们则体现了自身的强大。”


在徒步伊始,麦克和雪琳定下了募捐50万善款的目标,进展不错,行程过半,目标即达两成,选定了邳州“希望之家”体残的孩子们,以及宿迁被遗弃的残疾儿童福利院作为捐赠对象后,人们的捐款热情更是高涨。


完成行程之后,按照麦克的说法,募捐已经超额完成,总共筹集善款达到85万。




勋爵夫人精心打理账号,徒步中产生的爱情外溢蔓延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5b4a8fefbe626ef867a8cf6f5f5c76d9.jpg


筹款事宜都由夫人雪琳负责,麦克称雪琳是徒步的最佳搭档,他们是“在徒步中产生了爱情”。两人相识于2011年,迈克随即开始了“奥运休战”的徒步,从希腊奥林匹克村单人徒步4662公里回到英国伦敦。


不同于其他人的是,麦克与雪琳婚后约定,徒步是两个人的事情,他们还为此成立了徒步基金会,每年在不同的地方为不同的事情徒步。2013年为了帮助战乱中的叙利亚儿童,麦克从伦敦走到了北爱尔兰德里,2014年为了纪念一战100周年,麦克从伦敦走到了德国柏林。


从伦敦走到柏林,雪琳至今说起这件事情仍然好笑,这是德国朋友的一个小玩笑,他问麦克,敢不敢帮助作为一战敌对国的德国?而麦克欣然接受了。而今雪琳谈起,方知选择有深意:“战争总是给人带来灾难,但是人类都有相同的根基,如果有人需要帮助,那就应该帮助。”


麦克说起他看过的历史照片,黑白的、军人行军备战的照片,而当时,他想的是,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他们不必走上战场,要做些什么他们才能欢庆和平?麦克并不否认他至今仍未找到答案,但他旋即补充:“宣扬和平可以避免这些无谓的损失。”


“很多人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电话中说到此处时,麦克正好从雪琳乘坐的车旁徒步经过,雪琳的声音有些低了下去:“他就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如果决定要做什么事情,你根本改变不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妻子,一个爱人,一个助手,我只希望帮助他,配合他。”


雪琳的努力是显然的,除了筹款,麦克日志的核对、微博微信的更新也都有她的身影在里面。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2a90b7be1535251e2d8d6384909963f.jpg

情人节,“中秋快乐”与“生日快乐”傻傻分不清楚的老外麦克,用一首《上邪》表达了对夫人的深情。


麦克的用心让雪琳很感动。在中秋节推送的日志中,麦克坦诚,不懂中文的他甚至分不清分不清“中秋快乐”与“生日快乐”的区别,结尾错用的“生日快乐”也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麦克却在生日、情人节、圣诞节……几乎所有节日无一例外的送给雪琳贺卡,麦克会上网把他想说的话翻译成中文,而后一笔一划抄在贺卡当中。




公号从900粉丝起步的逆袭之路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c0a212b3db5c7dbf7a2fb757055cb6cf.jpg

同样是说一年一度的议会开议大典,身在现场的雪琳发布的微博阅读数寥寥,而“英国那些事儿”却凭借二手新闻图片微博、微信阅读数双丰收,巨大的差异是雪琳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英国的媒体只对政治家的丑闻感兴趣。”而政治家做慈善却不是新闻。


可是,徒步做慈善,也有困扰在。雪琳将麦克的徒步形容为“苦行僧”式的生活,很多人对麦克的徒步抱有讥讽、讽刺的态度,多数人认为麦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异想天开,或曰:作秀。


雪琳讲起这样一件事情:麦克历经300天从希腊奥运村走回英国,Sky(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电视公司)打电话给麦克,问是否有明星比如Angelina Julie(安吉丽娜·朱莉)陪同一起徒步,得到否定的回答后,记者意兴阑珊,敷衍地说:“那这样吧,如果有大牌明星来陪你徒步,你告诉我们,我们来采访。”


《The Guardian》(卫报,英国三大报之一)最关心的则是麦克是否搭过便车。


“他们(西方媒体)根本不感兴趣你为何徒步,走了多少公里,他们只感兴趣你没有走得那几百米。”放弃了媒体渠道的被动宣传,雪琳转向了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不一而足。


付出终有成效,9月19日,“英国那些事儿”推送的一篇《一个英国勋爵来到中国,徒步1600公里,只为了给中国做慈善募捐》,这篇文章给麦克的公号带去数以千计的粉丝,而在此之前,运营一个多月的公号粉丝不过900。


碎片化阅读以及眼球经济效应,显然是极其诱人的,雪琳对“英国那些事儿”轻松而风趣的文风连连称赞,也让她意识到目前“麦克贝茨勋爵”的局限,比如有些过于严肃,但是政治家身份的限制,又让雪琳心生踌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