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来水”火了《琅琊榜》,怎么浇灌到其他企业呢?

(2015-10-10 23:36:23)
标签:

杂谈

如果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史上最强国产电影逆袭,那到目前为止的影视剧代表就是《琅琊榜》,追溯它的网络关注度和收视率的变化,可以称之为逆袭的范本。


10月7日晚卫视总收视率破2,当日网络播放量近3亿次,这是一个标杆性的成绩。除了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保存增长势头,各大视频网站评分几乎清一色的9.5分以上,一向以用户挑剔闻名的豆瓣评分也是创纪录的高达9.2分。在国庆黄金周之前,该剧曾一度遭遇收视不佳的境况,最终被朋友圈的口碑拯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1667cf737415b14cd93b58c67e8e5667.jpg


微博上有擅长摄影的网友总结出《琅琊榜》的多处构图使用的是黄金分割、黄金螺旋构图法;有网友扒出精良的特效制作过程;更有细心的网友扒出副导演、选角导演的各种演技爆表的客串……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60178c9b808cd1909f4604bda4298818.jpg


这些“深扒”不仅让《琅琊榜》的讨论热度始终维持在社交媒体的热门位置,更为《琅琊榜》的口碑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来水”,即自发组成的自费水军,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电影《战狼》影迷以自愿为原则而发起宣传的行为,现在多指自愿为各类良心影视作品宣传的网友。“自来水”是一支推动《琅琊榜》收视飙高的神秘力量。“自来水”们的惊人力量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各类社交媒体成为首先被攻陷的对象,充斥着各种甘当“自来水”的观众安利着《琅琊榜》。


受惠于网络“自来水”的并不仅仅只有《琅琊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仅今年下半年,就有《煎饼侠》、《夏洛特烦恼》,分别在竞争惨烈的暑期档和国庆档杀出了一片天地,赢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不知道有多少人一开始都不能正确地读通《夏洛特烦恼》这个片名,由于网络段子出身的背景,以及《港囧》这样的强大同档竞争对手,《夏洛特烦恼》上映之处并没有受到太多期待,但就在国庆黄金周的后半周开始,朋友圈和微博出现了大量自发安利此片的“自来水”,呼声甚至一度高过了《港囧》、《九层妖塔》和刘天王的《解救吾先生》。《夏洛特烦恼》国庆7天斩获5.58亿票房,问鼎国庆档冠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d00da1dd9dc84b3625660ff3f3b7f4b8.jpg


从票房曲线来看,《夏洛特烦恼》的逆跌和逆袭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暑期档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煎饼侠》。这几部电影在上映之前不被看好,上映后却凭借强大的口碑逆转了院线事先赋予自己的命运。

或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正在开启一个逆袭的时代,以后类似的现象会越来越多。一方面,随着观众鉴赏能力的提高,用大腕儿明星和五毛钱特效堆砌出来的所谓大片将逐渐褪去光环;另一方面,观众们更懂得鉴别电影创作团队本身是否扎实,小成本制作也有可能成功,这些都是“自来水”诞生的前提。


若是内容不好,即使雇佣水军,又能如何?同理,在企业品牌营销方面,想要形成大规模的路人转粉、甚至黑转粉,助推营销的现象,前提也必然是绝对的好品质。


冠生园的大白兔奶糖,几代人的童年记忆,80后们也把大白兔奶糖当作一种情怀来追忆。但近几年社交平台包括微博、朋友圈一直谣传大白兔奶糖停产、股份转让、利润下滑,尽管冠生园官方多次辟谣仍时不时传出停产的谣言。这时候,网络“自来水”们上线了!无数网友自发为大白兔奶糖转发、宣传,自发呼吁组团购买,拯救记忆中的大白兔,除了那一股情怀作祟,相信出现这种现象的更大原因是因为大白兔的品牌深入人心,大白兔的品质也足够支撑这些“自来水”们为它叫好。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e6470988f56983e3133f79ffc2092415.jpg


品牌的自来水式营销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有海底捞。每个爱吃火锅的人几乎都吃过海底捞,网络上充斥着这样的段子:“一对情侣去海底捞吃饭,两个人不知怎么吵架了,饭也吃得不愉快,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竟然送上了一束花和一张贺卡,希望俩人和好。”“一位客人去海底捞吃饭,嘴里随便念叨了一句要是有冰激凌就好了,结果没一会儿,服务员就递给了她一个甜筒。”这样的段子不胜枚举。


随着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来水式”推广,海底捞在外人看来颇有些“一夜暴富”的味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已经在“服务胜于产品”这条道路上默默坚持了15年。凭借一腔热情和体贴入微的服务,如今的海底捞已经是家喻户晓。海底捞的服务好到极致,所以每一个去过海底捞的人几乎都成了免费的推广水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