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的近似值及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小学 数学 第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教师 |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 |
时间 |
|
|
教材简析 |
这部分内容包括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买卖三峡土特产的情景,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除法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的学习。 |
|||||||
教学目标 |
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教学环节简介 |
(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三峡大坝和闸门,那么如果你到三峡去旅游,你知道当地有什么土特产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情境图)
http://yx.qlteacher.com/2015/M00/3B/40/CgAAhlgTakGAALfVAAAgwKJIuTM038.jpg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 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 2.解决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97÷8 请列竖式算出得数,两个学生到黑板展示。 继续谈话:得数12.125元小数部分十分位的1表示什么?百分位的2表示什么?那么千分位的5表示什么?你能拿出5厘钱吗? 所以计算钱的数时,通常要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有时要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哪一位?就要除到三位小数,所以求近似值时,一般先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如果保留两位小数,97÷8≈12.13(元)为什么?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97÷8≈12.1(元) 如果保留整数,97÷8≈12(元) (2)谈话:再来解决“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350÷6(58.3333...) 学生列竖式计算,两个学生到黑板展示。 (3)汇报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商的小数部分从十分位起总是重复出现“3”; 如果除下去,永远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所以后面写上省略号; 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4)跟踪练习:你会计算63÷22(2.8636363...)和8.05÷3.7(2.1756756...)吗? (5)汇报交流 谈话: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谈话: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集体纠正。 3.概括循环小数概念。
谈话:观察下面两组小数
你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出有限小数,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计算下面各题。 2、有一种油桶,最多能装油2.6千克,要装40千克油,需要这种油桶多少个? 四、课堂小结 |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口答算式
列竖式算出得数,两个学生到黑板展示。 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可能发现:
总结概括 课堂练习 课堂收获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最后的结合实际生活中情况来取近似数,还需要再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