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团结湖参考
团结湖参考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87
  • 关注人气:2,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善“如登”,爱心无需“站住”

(2018-09-11 19:20:13)
标签:

杂谈


昨天好些人挺累的,上午忙着感动,下午忙着愤怒。在“罗一笑捐助事件”中,专业媒体的调查还没来得及呈现,人们已经被自媒体的几张截图带到情绪之中。面对几个小时之间就彻底反转的舆论,以及彼此各异左右互搏的观点,很多人陷入了蒙圈之中,不知道该相信哪个。这确实让人反思:新媒体带给我们更多信息的同时,是不是也带来了更多的迷惑。


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是一个渴望回到纸媒全盛时代的技术无用论者,技术带来的问题,必然可以用与时俱进的智慧得到解决。所以我并不打算轻易否定社交媒体或网络募捐平台,这些新兴的求助方式。既然我们已经口干舌燥地争论了一整天,为什么不索性把它作为一次完善新兴求助方式的契机呢?


当舆论发酵到昨天晚上的时候,已经出现这样的讽刺漫画:罗尔被画成一个浑身贴满金钱的形象,把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高举起来当成招牌,胸前的口袋里更多的钞票飞进来。这种发泄方式挺难让人认同的,为什么很多事情早早晚晚都要走到“阴谋论”这一步呢,而且还是这么突破人性底限的恶意揣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是不要轻易越过“敦厚”这条线。


就专业媒体已经披露的细节来看,作为父亲的罗尔和策划了整个求助过程的刘侠风至少并没有“恶意诈捐”的主观企图,刘侠风及其公司根据转发量为罗一笑捐款的做法,带有为其微信公号涨粉的目的,但也很难说就是“恶意炒作”。退一步说,当转发量已经以几十万计,而刘侠风坚持兑现承诺拿出同等捐款,这也表现了一种诚意,这样的“炒作”,真的要当头给一棒子么?如果把慈善的门槛抬高到完全无私,大概只有观音姐姐才能迈得进去了。


但罗尔和刘侠风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个人求助还是网络募捐,在汇聚全社会爱心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程序规范和公开透明。“郭美美事件”后,官方背景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了不小的怀疑,于是各类民间慈善组织以及基于网络的个人直接求助兴起,但这些新兴方式需要和官方机构回答同样的问题:是否规范透明。


比如去年南京4岁女童柯蕾患罕见疾病,她父亲通过网络求助募集了600多万善款,但不久百万善款不知去向,被外界质疑为“诈捐”。在“罗一笑事件”中,罗尔和刘侠风没有在善款明显超过治疗所需时,关闭捐助渠道。也没有及时全面公布女儿的治疗费用开支情况,甚至对于治疗花费有部分夸张。这些的确是说不过去的,即使以照顾女儿病情无暇顾及为由,也无法让人信服。如果真的无暇,那怎么又有时间写微信文章呢?况且作为策划者,刘侠风也应该在此时担任这些工作。当被质疑时才做出反应,终究“官盐变了私盐”。身为成年人,在向陌生人求助的时候,理应同时想到如何向大家负责、如何将这件事办得妥帖。这不是多高的道德要求。


不过在整个事件中,还是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即使“诈捐”事件屡屡发生,当人们听到罗一笑的病情时,还是迅速汇集到了两百多万善款。在这个冬季涌动着的爱意,无疑是一股需要珍视和赞美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善意,但人们都希望为爱心找到安全和可信的表达渠道。无论是通过网络募捐平台,还是通过社交媒体发起个人求助,都不能在诚信、透明这两个问题上有丝毫马虎。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当类似的求助事件暴露出瑕疵时,那些伸出了温暖之手的人们,也没有必要感到太受伤。爱、善意、关怀,这些美好的人性力量,它们自有其灵动的翅膀,总能找到该去的方向。你对世界奉献出的爱与慈悲,总会在某个地方呵护着罗一笑那样的孩子。“被营销”并不可耻,为自己的善意感到羞愧、甚至因此变得世故起来,那才是最为遗憾的事。


昨天的舆论场上,好多人根据《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拟了各种“你给我站住”的标题。在社交平台上开展爱心救助,还算得上是新兴之事,一开始难免走得跌跌撞撞,这时就让它“站住”,又怎么能战胜现实中的苦难?从善本来就“如登”,凝聚前行的力量,善意才能抵达远方。

(文/于永杰)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