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团结湖参考
团结湖参考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3
  • 关注人气:2,9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位因公殉职的领导干部,何以受到四十万人怀念?

(2017-06-10 17:41:22)
标签:

杂谈

做记者时,曾到沿海某地一新设开发区采访,陪同的负责人非常认真,顶着海边的骄阳带着我一处一处看他们的园区规划。因为刚设立不久,很多园区还都只是一片工地,其实看一两处也就差不多了,见对方那么认真又不好意思打断,不觉暗暗叫苦。休息的时候,这位干部抱歉地说:于记者今天辛苦你了,我们这样的新区因为还没有什么成绩,平时媒体很少关注。我调到开发区后几乎没休过周末,所以特别想把辛苦和成就告诉别人。

这几天读廖俊波的事迹报道,看到他为了抓产业园招商,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突然想起了那位已经忘了他名字的干部。他们那么辛苦,却干得起劲,这种鲜活状态大概只有事业中的成就感能给养。即使如此,二十多年一以贯之,也是难以想象的。“不忘初心”本是佛经勉励修道之人,此间的难,足以区别凡圣。廖俊波做到了。

廖俊波生前曾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福建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今年3月,他在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殉职。在廖俊波的众多事迹中,我对两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他在福建政和县任职书记时,有一次到浙江招商,当地的老板为他们安排了住宿和晚宴,他的同事考虑到让客商买单不合适就主动结了帐,廖俊波批评他这样做太公事公办,不是交朋友的做法;他的司机回忆,廖俊波也会接受一些馈赠,一盒烟或者一袋土特产,他一般不会拒绝。但价值高到一定程度的礼品,他从来不收。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主政一方发展,无法摆脱人情的往来。爱惜羽毛,看上去不求利,其实更近于求名。廖俊波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并不对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因为他求的是地方发展。只要能维系人脉招徕客商,他敢于担当。

明朝的海瑞以其正直赢得百姓口碑,隆庆朝朝廷派他到江南清查土地兼并,但因为他只有原则的刚性,缺乏手段的灵活性,最终没能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有所作为,常常要讲究雷霆手段与灵活手段的巧妙配合。

几乎在所有人的回忆里,廖俊波都是一个性格柔和的干部。然而到政和县任职的第一年,他就调整了八个部门的一把手。坐镇城建、领导工业,这是出成就的岗位,本是许多一线干部都盯着的机会。廖俊波一反常态,将已退居二线但经验丰富素有威望的干部请出来。对于一线干部,则将他们全部派到各个项目组,以实际成绩来对他们选优汰劣。让能者任事庸者让位,这必定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但廖俊波富于智慧的做法,没有引起县城官场的动荡。

十八大以来,很多人都注意到,不少基层地方出现了“不收礼也不干事”的怠工现象。尤其对一些亟待发展的落后地区而言,不作为同腐败一样危害深重。对于落后地区的群众而言,他们热切期盼能给当地带来改变的“能吏”。这样的呼声,常常能在读者留言中看到。

廖俊波殉职后,当地四十多万群众在网上悼念他。他毫无疑问是位清官,但这似乎并不足以引发如此广泛的怀念。廖俊波长期在福建最贫穷的山区工作,曾被称为“省尾书记”,他以他的担当和作为让政和县这个“省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廖俊波的珍贵,就在于他既能廉洁奉公,又有能力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许是人们对于清明政治最完美的期待!

(文/于永杰)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等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