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知从几时起,气象预报界刮起一股卖萌风。前几天因为预报初雪不准,中国气象局萌萌地致歉说“雪是好雪,风不正经”。如果说卖萌的最高境界是一脸认真,那么河北气象局显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这几天的霾已呈现半流体状态,浓到辣眼睛,据说河北尤甚。该气象局在官微上呼吁“大家再忍一忍,很快就会有大风来帮忙清扫雾霾了”,如此乐观执着,简直就是雾霾里的一盏远光灯!
卖萌其实是无可奈何之后的撒娇,卖个萌舒缓一下你的情绪,好歹也算政府部门的一种作为吧。不过,河北气象局对风的渴望特别像一种隐喻:当局部区域的自我净化陷入迷雾之中后,有时只有外来的力量才能在死水里荡起微澜,在万里尘埃中扫出玉宇澄清。
来自远方的风,不仅在吹动河北的雾霾。就在几天前,山东济宁市一位基层公务员李铁柱,就扮演了一回“风的使者”。他给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写了一封信,反映省会济南城市治理之落后,甚至不如四线城市。王文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会议上,将李铁柱的信复印分发给参会的当地干部。这封信迅速引起热议,也正如风吹雾霾一般,很快就“扫荡”了很多难题。
比如李铁柱在信中举例了一个违章建筑的小卖部,仅仅一天之后,这个违章了20年的小卖部就被关停了。他还点名了历山路100号院,这里私搭乱建之严重,简直就是违章建筑展览馆。街道办决定在5号之前,将所有违建拆除完毕。本来事情发展到这里,就很完美了。李铁柱因为曾在济南上学,出于一份热爱,向官居省委常委的王文涛提出批评建议,而王文涛也很快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信中所反映的城市治理问题,确是济南的老病沉疴,当地主管部门的反应也不可谓不快。
但是,事情到了后来也许有点出于李铁柱意料之外。比如被拆除的违建小卖部,经营者田阿姨十几年前夫妻双双下岗,后来丈夫病死,这个小卖部是她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李铁柱的信带来的巨大影响,一天就拆掉了,田阿姨还没有准备就失业了。而那个“违建展览馆”的老旧小院,因为没有集中供暖,居民取暖的蜂窝煤只能在院子里盖个小屋存放。在各界高度关注下推动的“旋风”拆除,一时间让取暖也出了难题。
新闻报道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但现实却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这样的局面,住在违建“展览馆”里的居民不禁要问:作为济南市民,我们反映了这么多年的集中供暖问题都没解决,为什么济宁李铁柱一封信,放煤的小屋说拆就给拆了呢?这话问得多到位啊,我不禁要赞美一句,人民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
济南市容市貌治理之落后,迁延多年。自编段子“埋汰”济南,已经成为泉城人民业余生活一大乐趣。这种无奈换个角度看,其实就是多年来群众对于城市治理的巨大不满。但很多年,因为种种原因,这种不满之声似乎一直没有传达到过去主政者耳中。济南各级干部,本应该最了解他们所管理服务的城区,对存在的问题,肯定要比来出差的外地干部更了然于胸才对。但将问题捅出来的,恰恰是李铁柱这样一个“门口的野蛮人”。为什么济宁的公务员敢向济南市委书记反映问题,而济南的干部却没有呢?为什么群众反映多年的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而李铁柱一封信,有关部门就反应那么快呢?这些问题很值得追问。
城市治理最忌一阵风、运动式,我注意到王文涛在这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会议上,多次强调不可以搞运动式迎检,他还说创城是为市民而创。这的确是点到了本质,城市是居住者的城市,城市的治理也不能成为政府部门的自说自话。一座和谐融洽的城市,一定是民众的声音能够通过中层干部,通畅地到达决策层,然后做出的治理决策才能既符合基层的意愿,又具有宏观的高度。这样的治理需要全盘策划、综合考虑、久久为功。在一封信的督促下临时抱佛脚,只能短暂治标,却将难题留给了田阿姨和“违建展览馆”里的居民。
王文涛就任济南市委书记以来,在城市改造方面下了巨大的决心,也担当了历史欠账积攒的诸多压力。2014年,王敏、杨鲁豫治下的济南为了“创城”将早餐店统统关闭,成为上了央视的一场闹剧。此次创城,王文涛明确否定运动式迎检,强调为市民而创,正是一次凝聚全城市民意愿进行城市改造的契机。李铁柱都那么想发言,济南人更会有很多话要说。希望在创城之前,先创造条件畅通民意。这也算是一封建议信吧。
(文/于永杰)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