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称“小李子”的好莱坞演员莱昂纳多在陪跑二十多年后,终于如愿捧得奥斯卡小金人,这个消息据说让很多中年人为之泪奔。虽然我也看过不少“小李子”主演的电影,但仍然不能很好理解影迷们为他“操碎了心”的情怀。无论是帅绝人寰的小鲜肉,还是画风奇特的中年胖子,谁勇夺影帝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没有把自己的生活“代入”到陪跑的烂梗中,或者,如果我不是逃避自身处境而遁入遥远的娱乐事件,对这种一年一度的“盛事”本来是完全不必介怀的。但人类有时就是如此,宁可为异乡的风景心碎,也不愿为近旁的苦难低眉。
一般说来,春节之后整个社会很自然就进入和谐期,负面事件减少,正面报道突出,人民安定团结。但是,偶尔也会有刺耳的异响打破预期的宁静,让一些人提心吊胆。比如,近日河南某地就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不法分子驾驶汽车冲撞正在放学的中学生,造成了1死10伤的严重后果。有媒体报道,撞人者是已经退休的处级干部,肇事动机很可能是报复社会。
报复性事件的发生,总会让人既感愤怒又觉无力。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但有的人并不如此,他们的心里没有敬畏也没有悲悯,似乎只剩下了愤怒与冷血。由于这种人往往实施无差别的伤害,尤其经常把矛头对准弱者,这就让个体的自我防范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向来宁静的校园门口,拥挤如常的公交汽车,人流如织的闹市街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泄愤的场所。习惯了安定生活的人们,又怎么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恶意与疯狂呢?
恶性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会带来某种恐慌,准确而权威的信息发布在此时变得尤为重要。舆论面对这样的事件,有两种倾向是需要尽力避免的。一种是所谓的“晕轮效应”,过多的渲染会放大事件本身,让它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严重,以致加剧人们的不安全感。另一种是刻意掩饰真相,任由人们猜测,以淡化社会矛盾的方式刻意营造和谐表象。前者是风声鹤唳,后者是自欺欺人,都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社会的自我修复。
转型期的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重矛盾相互挤压的现象。无论是社会转型、经济转型还是法治转型,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都会导致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一方面,要看到矛盾凸显的历史必然性,也就是说,这种看上去有点乱的场景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要有坦然面对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又必须意识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矛盾的化解、和谐的生成,都要寄望于新的理念和措施。传统的管制手段,很可能难以应对矛盾交织的社会局面,更无法防范随机性的报复性犯罪。
要想顺利渡过转型期,建立公正的显性规则是必不可少的。人们看到的公正现象越多,社会预期就越乐观,正确处理自身矛盾的能力就越强。知道世界正在变好,自己的病无形中也会得到治愈。应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的协同推进,正在让情况向好的方向转变。但是,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跳板相对而言就比较让人忧虑,那就是精神护持与人文教化。判断一个时期的道德水准并不容易,但我总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人们向娱乐乞灵与时代文化的瘠薄是有关系的,伤害弱者事件频发与生命教育的匮乏是有关系的,个体纠纷酿成群体性事件与普遍的精神荒芜是有关系的。如果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构,如果低估了人文传统的接续和普遍价值的涵育,很难想象社会转型该怎么走下去。
上大学时,我的老师经常跟我说,只有当你从高处跌落,才会明白大地是坚硬的。很长时间里,我都不知道这句诗意的教诲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常识告诉我,如果我站在高处时就了解了大地的坚硬,跌落的悲剧就有可能避免,至少,我会事先为自己准备好柔软的防护。看似飘渺的人文精神,也许恰好能够避免一个族群的硬着陆。
(文/蔡方华)
http://ww1/large/005IrBexjw1f1h10v0ixdj30qo0sadl5.jpg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