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2025-09-11 09:01:14)
标签:
教育 |
1.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且中央厚、边缘薄,认识到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探究活动,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并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
态度责任:感受到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形成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和对放大镜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知道放大镜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发现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放大镜、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同直径不同倍数的三个放大镜镜片、圆底烧瓶、水、烧杯、学习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放大镜的使用和作用(预设5分钟)
1.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
2.提问:你知道哪些地方会应用到放大镜?
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用到放大镜。
3.实践:你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么?
学生操作演示并介绍使用方法。
4.提问:通过观察指纹,你发现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呢?
二、探索和研讨:放大镜镜片特点(预设25分钟)
(一)观察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
放大镜的镜片 |
玻璃片 |
近视眼镜的镜片 |
能否放大物体 |
|
|
|
特点 (简图+文字) |
|
|
|
1.指导:通过使用三种镜片观察文字并将观察发现记录在表格第二行,可以用简图或文字来表述镜片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1)放大镜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从侧面观察,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请你将它画下来。
(2)玻璃片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画画它的特点吗?
(3)近视眼镜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图表示吗?
(4)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和不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5)这三个镜片虽然有一些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研讨: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二)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
放大3倍 |
放大5倍 |
放大15倍 |
镜片侧面观察 (用简图表示) |
|
|
|
1.学生分组观察对比三个放大镜。
2.交流发现: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发现放大15倍的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更大。
概念说明:我们把凸透镜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叫凸度。
3.研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4.分别用三个放大镜观察文字,再比较一下,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5.学生实验后研讨: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6.追问:有什么关系?
三、拓展:自制一个放大镜(预设8分钟)
过渡: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中央厚、边缘薄且透明的物体可以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你想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么?
1.用圆底烧瓶“自制一个放大镜”。
(1)提问:如何制作?
(2)提问:如何检验它是否具有放大功能?
(3)学生制作并检验。
(4)提问:为什么加满水的圆底烧瓶也具有放大图像的作用?
2.提问:你还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自制一个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