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2024-05-31 09:40:45)
标签:
教育 |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探究实践
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态度责任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思维
1.感受用秒表计时、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
利用常见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 玻璃棒1 根、秒表1只、学生活动手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复习回顾:根据上节课测量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我们有什么发现?
2.出示猎豹追击羚羊的图片,提出问题: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预设: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
3.揭示课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板书)
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28分钟)
1.探索活动1:
(1)出示“一小时内6种交通工具通过的距离”的图表。
(2)学生根据图表,将6种交通工具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3)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6种交通工具的编号和一小时通过的距离的数值)。
(4)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按照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的方法进行比较。)
(5)小结:6种交通工具都都运动1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运动的快;运动距离短,运动的慢。
2.探索活动2:
(1)两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沿直线同时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同时停止。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
(2)为减少移动距离,采用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
(3)用软尺分别量出运动的距离,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小组合作探究,比较运动快慢的结果。
(5)小结: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运动距离长,运动的快;运动距离短,运动的慢。
3.探索活动3:
(1)出示两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片。
(2)提问:两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能比较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
(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预设1:能;保证两位同学运动的时间都是10秒。预设2:不能;因为时间会不一样。)
(4)全班不断补充完善:借助秒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重复测量两位同学相同时间内,沿着软尺直线行走的距离,记录下数据,再进行比较。
(5)学生分组实验。
(6)学生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2分钟)
1.提问:通过今天学习,你能回答怎样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2.引导学生归纳: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追及跑”游戏,说一说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游戏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比较,判断运动快慢?
2.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比较行走、骑自行车、乘汽车、乘火车、乘飞机,哪种方式运动的快,再提升难度,比较蜗牛的爬行的快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