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2023-11-07 08:32:38)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思维
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探究实践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态度责任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
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课件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提问: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预设: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
小结: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3.聚焦问题
提问: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
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25分钟)
(一)去室外测量气温
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
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
5.PPT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
·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7.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8.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
9.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
(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1.提问:怎么来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明天利用每两节课的课间,带上活动记录册到指定地点去进行测量记录,发现规律。
2.出示:一天五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
说明:这是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变化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3.提问:为了我们更容易发现规律,能否引入数学课中的柱状统计图,你们会画吗?
4.PPT演示:柱状统计图绘制方法,并教授学生口诀:
找气温,点上点;
对应条,划横线;
涂颜色,即完成。
5.实践:请同学们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在活动记录册中绘制统计图,并根究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1.提问: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
学生反馈交流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的发现。
小结:早晚低,午后高。
2.提问: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3.提问: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拓展: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2分钟)
1.总结: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气温的测量方法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2.交流:你们想知道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
3.教师PPT展示。
4.作业: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中气温的测量,并进行记录,看看气温变化情况是否和今天发现的规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