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罗湖·50杰出代表传承深圳第一、中华之最(六)千顺万顺
(2023-05-12 00:17:30)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口述罗湖》第46期----吴雅琴:“礼”享罗湖见证深圳原创走向世界)
截止目前,《口述罗湖》已经连载46期。2022年5月5日,由罗湖区政协、深圳特区报社联合出品的《口述罗湖》栏目正式上线。
【50杰出代表】
回眸激情岁月,赓续先锋精神。《口述罗湖》(1979—2019),按照“政治性、代表性、影响性、广泛性”原则,50名于1979年至2019年间的罗湖建设者、奋斗者代表,讲述记忆中的罗湖,传承罗湖精神,为罗湖区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凝聚奋进力量。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一员工幸运入选。
《口述罗湖》第1期----蒋开儒:从大水田到摩天大楼!《春天的故事》在罗湖唱响
《口述罗湖》第2期----骆锦星:新中国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拍”
《口述罗湖》第3期----文国明:参与罗湖区创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口述罗湖》第4期----吴颂球:渔民村蝶变史是改革开放精彩样本
《口述罗湖》第5期----胡崇安:写进立法!这些都由罗湖司法人开创
《口述罗湖》第6期----马介璋:我把香港佳宁娜酒楼开到了罗湖
《口述罗湖》第7期----李传芳:“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是这样炼成的
《口述罗湖》第8期----陈志超:“南国红豆”厚植罗湖这片文化热土
《口述罗湖》第9期----林圣华:“东深精神”依旧在深圳水库边回响
《口述罗湖》第10期----谭光耀:TA们经罗湖驶往香港,历经风雨五十载
《口述罗湖》第11期----陈杨生:许多人的追梦第一站!罗湖这个地方闻名遐迩
《口述罗湖》第12期----廖虹雷:罗湖是深港经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口述罗湖》第13期----宋联安:“青春之花”在罗湖绚丽绽放
《口述罗湖》第14期----陈影宏:麦当劳光华餐厅见证深圳人的“欢聚时光”
《口述罗湖》第15期----李八一:“中国第一仓”在笋岗拔地而起
《口述罗湖》第16期----范卫平:小小纸张见证时代变迁!TA首次改革,罗湖最先试水
《口述罗湖》第17期----周冀中:“百年雄关”奏响中国海关改革“先行曲”
《口述罗湖》第19期----蔡洪亮:蔡屋围是深圳农村城市化缩影
《口述罗湖》第20期----杨洪祥:基建工程兵拓荒牛精神在罗湖传扬
《口述罗湖》第21期----朱德明:“以书筑城 以城筑梦”,罗湖书城开先河
《口述罗湖》第22期----王喜义:多项金融改革从罗湖起步推向全国
《口述罗湖》第23期----陈焕:罗湖桥上快门声声见证口岸变迁
《口述罗湖》第24期----易凤娇:我是罗湖走出的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口述罗湖》第25期----陆建新:地王大厦建设刷新“深圳速度”
《口述罗湖》第26期----禹国刚:新中国第一家证交所在罗湖诞生
《口述罗湖》第27期----胡天池:深圳戏院承载深圳人独有的文化记忆
《口述罗湖》第28期----陈伟:新中国首家外资银行分行在罗湖设立
《口述罗湖》第29期----杜小宜: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开深圳双语教育先河
《口述罗湖》第30期----王定跃:让毛棉杜鹃成为“春天的故事”的美丽代言
《口述罗湖》第31期----邸叙然:“深派小品”从罗湖叫响全国
《口述罗湖》第32期----周立:“深市第一股”闯出金融改革多项第一
《口述罗湖》第33期----陈国雄:深圳最早的服装业弄潮儿从罗湖出发
《口述罗湖》第34期----常才智:让皮影艺术永远扎根罗湖这片沃土
《口述罗湖》第35期----廖国祥:爱国路花市有深圳人特有的“年味”
《口述罗湖》第36期----林志伟:“向西鸡煲”陪伴着一代代罗湖人成长
《口述罗湖》第37期----廖翔显:深圳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从罗湖起航
《口述罗湖》第38-期----孙喜琢:罗湖医改是健康中国一面旗帜
《口述罗湖》第39-期----廖瑞光: 黎围麒麟在罗湖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口述罗湖》第40期----陈祥发:我在罗湖建起全球最大二手车展厅
《口述罗湖》第41期----苏六河:以沉香的馥郁芬芳,推动罗湖“香”飘万家
《口述罗湖》第42期----卢礼杭:“中国宝都”从罗湖水贝起步
《口述罗湖》第43期----缪亚莲:“国民零食”从罗湖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口述罗湖》第44期----黄西勤:资产评估行业从罗湖扬帆起航
《口述罗湖》第45期----邱浩波:全国首个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在罗湖成立
《口述罗湖》第46期----吴雅琴:“礼”享罗湖见证深圳原创走向世界
(待续)
《口述罗湖》第46期----吴雅琴:“礼”享罗湖见证深圳原创走向世界(转载)
1968年出生,陕西旬邑人,工艺美术师,2006年至今担任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现任政协深圳市罗湖区第六届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礼仪休闲用品工业协会理事,曾获“十一五”“十二五”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管理与服务先进个人。
采写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1996年,我来到深圳。十年后的2006年,我开始担任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并与工艺礼品行业结下不解之缘,今年已经是第17个年头。
所谓工艺礼品行业,既涵盖了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工艺品行业,也包含了伴随商务发展日益繁荣的礼赠品行业。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是全国第一家工艺礼品行业协会,后来各地才陆续成立同类协会。
2008年,当时全国唯一一家“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基地”落户深圳;次年,由深业物流集团投资的笋岗工艺城亮相笋岗工艺品市场集群,被授予“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基地·展示交易中心”。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到今天,深圳、罗湖工艺礼品行业闻名全国,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传承与创新。工艺品、礼赠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罗湖人以不断创新和独具匠心,创造出最美、最新、最奇、最特的工艺品、礼赠品,为注重礼尚往来、善良友好的中国人创建美好生活注入了许多新元素,也为中国工艺礼品行业发展开创了许多新思路、新模式。
罗湖摘下首个“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基地·展示交易中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经济发展和商务活动空前繁盛,生活和商务往来常常要用赠品来表达和寄托美好的寓意和祝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礼赠品与传统的工艺品相结合,并在深圳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罗湖笋岗片区靠近广九铁路,大量国内外物资在这里集中和贸易,慢慢这里就集聚起一座座仓库。笋岗最早的工艺礼品市场是陶瓷进出口批发中心,就是今天罗湖区艺展中心的前身,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早期也是在这个市场里成立和办公。后来周边慢慢集聚起家居饰品、工艺礼品、文玩珠宝、创意办公等传统工艺美术品和现代家居工艺装饰品市场,发展出工艺礼品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展示交易到销售结算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超50万平方米的专业市场集群,年交易量超300亿元,蜕变为全国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笋岗工艺美术集聚区。
我记得2000年前后,笋岗工艺美术市场就已经非常繁荣,经销商常常是提着现金排队提货。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在2007年开始筹备工艺礼品行业基地,邀请国家级行业协会到笋岗指导工作、邀请同行到笋岗交流。当时主管工艺礼品行业的部门是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在其支持下,我们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交申请,按照央地共建共管的要求,完成了基地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8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派出专家组到深圳来实地考察评审,我们首先就带他们到笋岗。这里的单个工艺品市场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几个市场聚集起来,品类非常齐全,而且原创产品多、附加值高,很多都有自主知识产权,集中了当时中国最时尚、水准最高的工艺品、礼赠品,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风向。各类雕塑、庭院装饰、家居、照明灯饰、工艺画和摆件等等应有尽有,咖啡厅、茶馆或住房装修,无论需要现代的马灯,还是传统风格的吊饰、装饰画,全都能在这里找到。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论是经销商进货,还是设计师选新品,第一站就到笋岗。
其实,当时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展工艺品、礼赠品等轻工业特色区,比如“中国玩具之都”广东澄海、“木制玩具之都”浙江云和等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但它们的品类相对单一、主打特色,澄海区主要做塑胶玩具,云和县主要做木质玩具,而深圳的工艺礼品品类丰富,且新产品最多、最具有创造性。据统计,深圳每年开发的工艺礼品新品,占全国的60%以上,雄踞全国同行业前列。
凭借体量大、产业链完整、富有原创性的优势,2009年,深圳市正式得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复授予“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基地”,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家“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基地”。其中,笋岗工艺城打破传统专业市场单一的批发零售功能现状,打造出一个融合多品类、链条相对完整的工艺礼品专业市场“大商场”,摘下首个“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基地·展示交易中心”。
外地同行投资兴业,第一站是来笋岗参观学习
笋岗工艺美术集聚区的创新能力特别强,新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全国各地同行到这里来参观考察。
2009年,有位佛山的投资人想在当地投资一个工艺礼品城,首先就直奔笋岗去参观。参观完以后他来找我,很激动地问:“秘书长,我也想建一个这样规模的工艺城,做起来大约要多久?”不只是佛山,还有东莞、惠州,当时大家要开家居城、装饰城的时候,也都是首先来笋岗来看。
义乌现在是“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2007年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运营方不再满足于简单填满商铺,而是开辟品牌馆专区,邀请世界各地知名品牌入驻。当时商贸城人气很旺、一铺难求,运营方专门拿了20间铺面出来,到深圳、到罗湖笋岗来招商引资。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组织了十几家企业过去开店,合在一起叫深圳原创馆,也是当时商贸城里唯一一家叫原创馆的。当时大家对原创的东西很敬佩、很羡慕,因为只有深圳最有能力做好原创,总是先人一步做出来别人没有的东西,所以就叫深圳原创馆。
还有很多内地城市的客商开家居城、装饰城,也都会到罗湖来邀请企业入驻,会开出很优惠的条件吸引笋岗的企业去“开分号”。当时如果一个内地城市的工艺礼品城开业的时候,能有几家笋岗的知名企业在那里撑场,那这个交易市场的生意基本就不用太担心了。所以那时笋岗的企业去外地拓展市场,都能拿到非常低的租金,有的甚至是免租几年。
2009年全市10大工艺品专业市场中就有7家在罗湖笋岗,行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增强了行业竞争力。2010年,在罗湖区委五届九次全会上,罗湖区委正式提出把打造“四城一镇”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即金融城、“万象城”、珠宝城、工艺城和艺术小镇,进一步推动了笋岗工艺美术集聚区的发展。
深圳工艺美术大师一半出自罗湖
罗湖笋岗,可以说是深圳工艺美术的一个发源地。行业里很多人最早来深圳创业,第一站就是选择罗湖、选择笋岗。
2013年,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迄今为止,一共评选出122位深圳工艺美术大师,其中超过一半都和罗湖、笋岗有关。他们要么是早期在罗湖开过工厂或店铺,要么是产品在笋岗工艺城片区展示销售,要么就是给某一款笋岗售出的爆款产品做过设计,总之或多或少都和罗湖有关。
这些工艺美术大师的名字大多不为普通市民所知,但许多从罗湖笋岗出去的工艺品为大家熟知,特别是陶瓷、珐琅、艺术雕塑、仿真植物等产品一度引领了人们的消费风尚,用一句当下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网红产品”。尤其是在节假日或生活中的纪念日、新房子装修装饰时,很多市民都会去笋岗逛市场,精心挑选各类装饰摆件或礼品,把日子装点得更美好,把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有一款叫“天下第一福”的艺术摆件,我印象很深。2001年前后,“天下第一福”摆件开始在笋岗销售,取材康熙御笔亲题、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称的福字碑,采用合金、琉璃、木材等材料制成,有大中小不同型号,主打送“福”。这个摆件是限量销售,如今早已经不在市场上售卖了,但还是陆续有人来问我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款产品。
几年前,有位朋友托我帮忙找货源,因为之前在笋岗看过“天下第一福”摆件,就心心念念想买一件放在新房里。几经打听,我了解到原先销售这个产品的企业还在笋岗,就试着联系,没想到最后还真在仓库找到了一件,那位朋友也是喜出望外。
用现代工艺品“语言”表达优秀传统文化,让深圳原创走向世界
一个个具体的工艺礼品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尤其是礼赠品本就源自中国人礼尚往来的礼文化。我们现在常常讲文化自信,一个好的手艺人在设计或雕琢一件工艺美术品、礼赠品的时候,往往就是怀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满满自信,再去做创新设计、追求时尚,以求表达最美好的心愿与祝福。
比如早年在笋岗很畅销的翡翠白菜摆件,产品开发思路就来自故宫藏品“玉白菜”(寓意财源广进、欣欣向荣的玉雕珍品),以塑胶这种新材料去呈现原先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的珍贵藏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用得起,因而广受欢迎。近年很火的故宫文创,也是把故宫元素提取出来设计成新的产品、礼品。比如“六色故宫口红”每款都与一件故宫院藏文物同色,甚至每款的外观灵感都源自一件宫妃衣裳或装饰。所以说,工艺礼品行业特别需要传承和创新,就是要用现代的工艺品“语言”把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美好表达出来,在“传承+设计+原创”中产生商业价值。
回顾来路,笋岗工艺美术集聚区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靠的就是传承与创新。事实上,罗湖工艺礼品行业转型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止,从最初的精品制造,到关注创意设计到加入文化元素、加入现代生产工艺,再到今天注重增加品牌附加值,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工艺礼品行业始终在创新中不断前行,行业发展的外延越来越大、内涵越来越丰富。在一次次转型升级中,笋岗片区也从一栋栋仓库逐渐变身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艺礼品展示基地、交易基地、出口基地、物流基地,一路前行书写中国工艺礼品行业精彩篇章。
今年4月26日,第31届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工艺品钟表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以下简称深圳礼品展)在深圳开展。据统计,五千家展商中有近千家来自深圳,为期4天的展会入场人数高达31.9万,又创新高。深圳礼品展的主办方就是深圳本土企业,从1993年举办首届以来,其展览面积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现在已经发展成全世界同类展会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盛会,这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千商云集、万物荟萃,从八九十年代单一的陶瓷、玻璃等工艺品产品,发展至今包罗文创产品、家居装饰、时尚生活电器、移动电子等众多品类,深圳、罗湖工艺礼品行业见证了深圳原创走向世界的飞跃进程,也让国创国潮品牌装点了越来越多全球消费者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