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地产金融调查研究最新要情摘要(2023年4月30日)
(2023-04-30 08:27:59)
标签:
it财经健康情感时评 |
深圳房地产金融调查研究最新要情摘要(2023年4月30日)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掀起调查研究热潮。“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带回来”提升工作水平。本栏目由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湾商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带有最新鲜、最有价值的营养,来看最新要情:
李宇嘉:深圳二手房参考价调整应以尊重市场为前提
尽管当前正式文件并未出台,具体银行以哪种标准放款暂还未确定。但深圳二手房参考价调整引发热议背后是其市场极具特殊性的表现。2021年2月8日,深圳曾宣布建立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发布机制,3595个小区被纳入。由于参考价与银行贷款挂钩,因此对市场影响巨大。政策实施一段时日之后,深圳一度高涨的二手市场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深圳二手房参考价是否取消,不敢妄议。笔者认为,当前实施的二手房参考价已成为当地楼市的一种长效机制了。这与此前深圳二手房供应相对缺乏弹性,存在炒作,甚至有演化为抱团涨价、暴力拉升房价等非理性情况的市场现象,因此深圳才“该出手时当出手”正式出台严格的长效调控机制。
深圳二手房周度交易量再“破千”
近日,深圳传出二手房参考价将调整的消息,传闻搅动下市场表现如何?4月24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182套,环比上升19.3%%。值得注意的是,该数值已经连续三周出现环比下降,而这里的录得量是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过户套数,因此,与网签数据比起来,该数据更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动态。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受市场传闻银行对房贷政策调整影响,二手房录得量呈现短期快速小幅回升,但能否保持仍有待观察。
涉深圳旧改案背后:光大信托超900亿投向房地产,多次遭监管处罚
光大信托深受地产“拖累”。4月13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光大信托”)深圳区域多人被带走调查,案件涉光大信托与多家房企合作的深圳旧改项目。据媒体报道,光大信托参与的深圳旧改项目,包括与恒大、佳兆业等几家房地产商合作的项目。4月23日,有信托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一般来讲,旧改项目进度缓慢,并且回报周期长,地产公司会向信托、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融资。”上述人士称,“从信托公司借钱的年息要高一些,风险也会更大。”
深圳住宅周度供应居今年来次高,成交量小幅下滑
本周深圳新增5个普通住宅项目供应,总面积约19.17万,2027套房源。这个住宅周度供应量仅次于第11周(3月13日-3月19日)的19.97万,居今年来次高位。从市场网签数据来看,成交量小幅下滑,总成交1326套,面积约12.57万,环比下滑5.9%;其中别墅和公寓成交量环比上涨,其他各物业类型均环比下跌,商业环跌幅度最大。普通住宅成交量价齐跌,总成交1099套;成交面积约109192,环比微跌4.1%;成交均价约58924元/,环比下跌5.2%。
18城首轮土拍近半“触顶”成交,民营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升
今年,集中供地政策有所优化,此前试点的22城普遍发布2023年土地拟出让清单,并采取“多次少量”模式供地,这些城市土地拍卖情况备受关注。据统计,截至4月21日,22城中有18城完成了2023年首轮集中土拍,其中“触顶”成交地块占比达48%,合肥、成都、杭州、上海触顶成交地块占比均超六成。业内人士指出,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预期边际好转、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显效,核心城市土拍市场回温,上海首轮土拍热度创下2021年开启集中土拍以来的热度新高,虽然拿地房企仍以央国企为主,但是部分城市民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升。预计5月、6月份将迎来一批供地小高峰,二季度成交规模也将迎来周期性回升。
房企开始排队退市了
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一批房企正站在了最危险的悬崖边。截至4月24日收盘,A股股价低于1元面值的总共有12只股票,其中以房地产为主业或房地产为重要业务的公司,多达5只。他们分别是,蓝光发展、中天金融、泛海控股、ST泰禾、美好置业。还有一批房企股价正飞奔向1元。比如ST海投(海航投资)、嘉凯城、金科股份、阳光城等股价均低于1.5元/股。更惨的是,目前看不到这些止跌的迹象。有投资者大吐苦水,没想到“腰斩之后,还有腰斩”,两次腰斩之后,还有第三次,第四次......这似乎也应验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抄底抄在山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