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刺猬公社
何瑫转述了一位采访对象的话来形容直播江湖:虚拟的现实比现实更现实。
by
9月19日,《喊麦之王:追踪三个月,看YY快手第一红人MC天佑如何统治直播江湖》在《GQ中国》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当天就获得了近10万的阅读量。刺猬公社与该文作者——《智族GQ》总主笔、特稿记者何瑫聊了聊稿件采写的过程,和他眼里的直播江湖。
为什么是MC天佑?
从考虑选题到最后完稿,何瑫和他的团队共花了三个月,分别在6月,7月两次到锦州进行采访。
“联络MC天佑费了不少周折,一开始通过微博联系他,可能他的微博私信太多,我们的留言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后来我到他的直播间看直播,在麦序上发现了他其中一位铁杆粉丝的微博帐号,于是试着通过微博私信这位粉丝,辗转几道关系,终于联系上了天佑的经纪人。”
向天佑的经纪人表达了采访意愿,并得到同意后,6月,何瑫第一次奔赴锦州,对这位直播界的网红进行了贴身采访。
当谈到为何要选择MC天佑作为报道对象时,何瑫觉得,首先2016年的直播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而YY直播平台又是直播界的主阵地,同时MC天佑又是该平台的当红主播,经过前期了解,无论从知名度还是成长履历来说都富有代表性。从MC天佑身上也许能理解到这个时代的一些审美趣味和精神境况。
“这篇稿件对我也是一种挑战”
“一开始我也完全不了解网络直播,前期做了很多功课。我找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订阅了多个发布YY新闻的公众号,试图去了解这个行业。起初的过程非常艰难,YY上形成了一套完整陌生的话语系统,起初根本看不懂。那种感觉是,每个字每个词都认识,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比方说“抱上麦序”这个词就让我费解,后来才知道,“麦序”是YY直播间里用话筒说话或者唱歌的顺序,而“抱”则和“报”谐音。”
一方面受到自身阅历的局限,网络直播世界里使用的话语体系对何瑫来说非常陌生;另一方面网络直播方兴未艾,前期准备时可供参考的资料非常有限。在有限的篇幅里,要把一个较为完整且客观的故事说清楚并不容易,何瑫说,特稿写作需要完成一个转译的过程。
“对作者而言,可以花两三个月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和事,但在写作时,必须要考虑到一个问题,你面对的读者很可能对你写的事情一无所知。你需要让他在阅读文章的二三十分钟内理解整件事,这其中需要对文章的条理、结构和逻辑做一个周全的组织梳理,对大量的行业信息要进行转译,这对作者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次采访MC天佑是在6月,当时他正备战YY的年度盛典预选赛,工作状态是从晚上7点开始,连续8到10个小时的直播直至天亮。何瑫则从头到尾伴随着,和他聊天,观察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而这篇特稿,以MC天佑为切入口,但真正的书写目标又不至于天佑一人,而是要通过他折射出背后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因此除了采访李天佑本人,何瑫还进行了三十多人的周边采访。
“做此类题目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主播们是分散的,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为了采访他们,我在东北跑了6、7个城市。”
MC天佑可以说是草根阶层的代表,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也许很难理解,YY上的土豪们为什么可以为图一时之快豪掷千金,隔空对骂,一开始何瑫也非常困惑,但并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脱离了主流视野范围内的群体
“我不会用’低俗’、‘肤浅’等词去看待这种文化,这样去概括失之简单。也许用’非主流’这个词去定义也不够恰当。这样的定义带有很强的价值倾向,也比较标签化,遮蔽了背后更为丰富的现实。而穿透人们固有的刻板认知,揭示人与事的丰富复杂,正是操作特稿的目的所在。”
何瑫认为,用‘主流视野范围外的文化现象’来定义MC天佑所代表的直播文化会更为合适。“毕竟参与其中的人群覆盖了中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从人口绝对值来说一点都不少,可能远比我们所说的主流文化的人群要庞大得多。只是他们大多数缺乏话语权,长期处于一种被人视而不见的状态。”何瑫说。
对何瑫而言,此篇《喊麦之王》与之前所写的关于唐家三少和网文圈的《网书大亨》、关于鹿晗粉丝团体的《粉丝帝国》、关于手串玩家的《疯狂的手串》(何瑫编辑、鲁韵子撰文)、关于百度贴吧李毅吧的《帝吧风云》,共同组成了一个“亚文化生态系统”系列。何瑫认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覆盖人群广,体系庞大复杂,拥有精密的商业运作逻辑,看似浅薄无聊却切中人性深层要害。
采访期间,一位当红YY主播曾对何瑫感叹,他觉得YY上平台构建的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更加现实。在这个平台上人性中的诸多特性,都更加直接残酷地暴露了出来。
“他说他从虚拟世界获得了很多,名气有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物质生活也有了,但为此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每天要面对一大堆此前生活中无需面对的烦心事,面对各种尔虞我诈,人情冷暖。而这一切都无法重来,不可逆转。”
YY直播平台上的“好斗”基因,在何瑫的文章中也有提及:
相当一部分公会成员是从《征途2》这款网络游戏迁徙过去的,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化身为一代大侠,行侠仗义、保家卫国、攻城掠地,谱写属于自己的英雄史歌。而YY直播平台非常擅长制造这一斗争的氛围,让当红主播们带着粉丝们进行骂战或者刷虚拟礼物,以此为看点,留住各路“看客”。
为了荣耀,为了拥护的主播,即使花费再多也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用户出于长远的考虑,把刷礼物当作一种投资,为此赢得名气和利益。
“不能说这就是一种绝对的盲从或者是暴力,我们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大城市里的人娱乐消遣的方式相对较多,而经历了低沉苦闷,或者缺乏话语权的人群,他们也许需要寻求一种宣泄,以此来减压。但凡事有两面性,我们也要警惕娱乐至死,不要沉迷其中。”何瑫说。
和何瑫的特稿选题类似的文章,是今年6月,一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刷爆了朋友圈,这篇文章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传播力,是因为它存在极大的争议性。文章通过观察一个名为“快手”的app,分析出中国农村人民的生活面貌——进而得出极度空虚、精神匮乏。
何瑫则表示,处理此类选题,作者很容易陷入俯视的姿态中,陷入价值评判的写作快感中,但他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在行文时要审慎克制。”也许一篇带有强烈情感倾向与价值判断的文章会很有效地唤起读者的阅读快感,转发量会比现在高很多,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效果。那样的文章或许将成为一篇爆款,但它会显得廉价,并不高级。“
何瑫说,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给这个群体下一个定论,而是希望尽量客观地把事实呈现给读者,将价值评判的权力交还给读者。
“我一开始也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网络直播远离现实,一厢情愿地以为这个行业与‘美女’、‘色情’等词相关度最高,但采访后我才发现并非这么简单。真实世界往往比人们的直感式想象要更加丰富,更加耐人寻味。网络直播这个世界亦是如此,背后有它丰富的一面。”
从这个角度,读者看罢文章后,发出“原来可以这样啊!”“这也能赚钱”,或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等的感叹,也正是呈现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稿的价值所在。
完
新锐观点 前沿情报
内容产业第一媒体
原创出品 授权转载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微博 @刺猬公社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