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2016-03-11 19:26:17)
标签:

杂谈

导读

昨天,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传说这一天是龙王抬头的日子,宜开辟事业。今日头条旗下的新媒体创业加速器“头条号创作空间”于昨日正式启动,第一期30位新媒体创业团队入驻,他们在启动仪式上聊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刺猬公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崔慧莹 整理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今日头条投资人王琼、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以及入驻团队代表张伟共同切开蛋糕,宣布头条号创作空间首期加速正式启动

昨天下午,在“头条号创作空间”启动仪式上,CEO张一鸣宣布今日头条成立内容投资基金,将在内容领域投资2个亿;此外,现场还宣布了30个首期入驻团队。启动仪式上有没有内容创业者最关系的问题?一起看看吧。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今日头条砸2亿成立投资基金

目标是投资超过300家早期内容创业团队


今日头条最初的理念是更有效率地分发信息,让信息到读者的距离最短,让用户的性价比最高。而在提高信息分发效率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优质信息的产量,要有更多优质的内容被生产出来

沿着这个路径取得不错成绩的今日头条,去年9月开展了“头条号创作者大会”,并正式推出“千人万元计划”,也宣布了在北京开第一个创作空间这样的加速器计划

昨天的“头条号创作空间”启动仪式上,张一鸣发布了了下一步投资计划——今日头条将成立一家总规模2亿元的内容投资基金,专门针对早期新媒体项目进行投资,目标是投资超过300家早期内容创业团队,优先关注视频项目。对早期项目的投资金额在人民币30万至100万范围内。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30个首期入驻团队代表合影

在过去的半年里,今日头条共收到来自690个团队的申请。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为30个首期入驻团队颁发了创作空间的录取通知书。首期入驻团队中有“住范儿”、“知识分子”、“新世相”、“创业最前线”、“硅谷密探”、“铅笔道”等明星项目,也有众多具有潜力的早期创业团队。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现在是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

 1、张一鸣: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内容创业者能够如此快地树立自己的品牌

为什么说现在是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张一鸣给出的回答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内容创业者能够如此快地树立自己的品牌。” 

1897年,17岁的福布斯开始进入新闻行业,从做记者、做编辑到做专栏作家,写了20年,之后他创立了《福布斯》杂志,再经过很长时间的奋斗,《福布斯》最终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从他入行到开始创立自己的媒体品牌,再到这个媒体品牌成名,将近花了30年。

过去两年,甚至过去一年中,无论是“商务范”、“六神磊磊”还是“今日之星”,很多新媒体品牌都已经家喻户晓了,并且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从树立媒体品牌的角度来讲,历史上前所未有。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致辞、分享创业心得

不仅是图文,视频也一样。最近火得不能再火的PAPI酱,短短半年在各个平台获得很大的流量。在“今日头条”也是,基本她的每个视频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这个也是很难想象的。一个视频品牌能够做到每期几百万的播放量,其实比以前的一档电视节目快很多,比一个省台要快很多。

“很多内容创作需求没有被满足得很好,无论是科技的还是财经的还是文学的还是艺术的,都是如此。”张一鸣把这视作创作者的机会和空间。

    

2、副总裁赵添:原创头条号不多,自媒体领域月投入超1000万

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公布,现在已有70000个头条号,这个数字是去年9月的两倍。今日头条每天发布的图片、视频、文字等等超过11万,来自头条号的阅读占比超过70%。

去年9月开始,头条开通了原创功能,而原创规则中的隐含条件是优质的公共内容,这就意味着偏个人化、博客化的内容,得不到原创标。

原创头条号的数量有3300个,每天原创文章和内容、视频的产量2400个,每天阅读量在7000万左右,去年公布的千人万元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希望签在头条号的平台上有超过1000个帐号的收入能够超过一万元,目前已经签了400个左右的帐号,这个计划还在推进中。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发表主题演讲“头条号与内容创业”

“我们希望投非常早期的内容团队,鼓励你迈出第一步,同时现在会比较倾向于视频方向,因为大家在业界有很多讨论,我们认为视频的风口可能正在接近,特别是短视频。”赵添这么建议。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2016内容创业十大猜想

除了计划的宣布外,“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创新工场投资总监高晓虎、“桃花岛”&“新世相”创始人张伟,“三表龙门阵”运营者三表等嘉宾围绕“2016内容创业的前景”十大猜想以及现场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论坛由“知识分子”CEO纪中展主持。

花2亿投资300个新媒体早期项目,“龙抬头”还是“猪上天”?


刺猬君为你摘录论坛干货:


1、基于微信的内容创业红利是否已经结束?

张伟:肯定是没有的。其实现在可能每天每周每月都在从微信上爆发出来新的非常牛的人或者IP或者品牌或者公司,我觉得这个红利是没有结束的。但是红利肯定是在衰退的,和两年之前比起来肯定是要差一些。

高晓虎:我觉得是结构性遇到一定的瓶颈,为什么出现这个瓶颈?在微信里面的自内容除了你的群里面进行转发之外,最主要的经过几级页面的转化,到转化里面去发现这个信息的效率和议程设置体系,帮助用户找到最适合他的和他最喜欢看到的,在这方面他是有一定的缺陷。微信这个平台有一个缺点,内容上的组织形式和展现形式实际是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希望所有的平台都可以用更加直观、更加直接、更加有议程设置的方式来提高用户去获取资讯和内容的效率和时间,红利远远没有结束,但是如果不在产品形态上不断迭代,不在内容的变现尺度上进一步探索的话,那这个红利确实是有限的。

徐达内:我们其实谈内容创业比较多,谈两微一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微信做了蛮久,一条头部的大号也会觉得会不会活跃度在下降,甚至是审美疲劳,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早期红利,13年我们讲微信是早期红利,今天包括刚才Tina讲到一些新的平台都在出来,大家都有一些扶持政策,基本上也算早期红利吧,也要看不同的形态。上次有过一个调查,在头条上故事性的更受欢迎一些,在微信上是哪种更受欢迎,在微博上是哪种更受欢迎,大家可以看不同的对比。

纪中展:当时我在做知识分子也面临这个问题,刚开始涨粉特别慢,但是实际涨粉一直都很慢。后来我跟编辑讲,首先第一步要看点击率,不要看后台粉丝数,本身我们的东西看懂的人不多,科学类的。能不能想想跨越,微信有时候会影响我们的节奏,比如昨天微信为了等李世石的结果等到晚上7点钟才发,一天只能发一次。但是在头条号上我们不断做直播,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后来我发现我们第一次头条号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我们头条号超过了微信,我们做去微信化,不要让微信影响我们做文章的形式、形态和频率。我们说去微信化和自媒体的全网发行

 

2、自媒体有没有可能诞生价值十亿美金的独角兽?

高晓虎:一定要经过两个重要转化,自媒体最大的问题第一是产能有限,第二是做到一定程度上你的格局有限。钱来的太容易了,会失去远大的理想。总而言之,你想做成一个大的公司必须要在你的内容采集、延续、发展和聚合体系上要有自己非常深度的思考,做出类似富士康的体系出来。第二,你要保证视频的分发有更好的渠道,同时注重头部内容的品牌,由头部内容品牌影响用户,并且还能做出非常好的文化氛围出来,这样的可能性我认为会接近十亿美元,但是要完成十亿美元的构想还要进行比较复杂的资本运作和并购。

 

3、内容平台之间会爆发补贴大战吗?

三表:这个应该会的,应该一周之后腾讯那边就会召开类似这样的会。那个芒种我也去参加了,这个补贴大战还会在的。

高晓虎:我觉得在新兴内容平台上会爆发补贴大战,在已经形成大格局的内容平台里面,比方说不管是两极争霸或者三极争霸,往往在巨头里面出现补贴大战互联网有一个状况,在内容社区或者内容平台这个领域里面,如果在产品形态上没有很大调整的话,后进来者想追上前者,往往要花费比前者更加两倍三倍的努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后者购买网红购买核心头部流量的时候是巅峰值,后来会衰落,那时候付出的价格肯定比第一个高得多。第三,第一家第二家的土壤足够肥沃,后成长的土壤没有那么肥沃,这个角度来讲,已经形成美苏争霸或者已经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市场会在魏蜀吴之间展开大战,大家找最靠谱的曹操或者刘备跟着就可以了,新兴领域里面一定会爆发战国七雄大战,大家想办法多捞一点钱回来。

徐达内:内容本身是一个好生意,移动互联网本质是讲流量,好的内容带来流量,内容有非常好的地方,形成内容溢价,也就是说内容能够增强情感因素,补贴大战我们讲O2O比较多,过去美团、饿了吗打的一塌糊涂,我估计内容领域不会打得那么厉害,早期把你扶上马给你增加一点信心,后期我估计真的做好的内容不能靠补贴活着。

 

4、基于社群的电子商务会取代广告成为自媒体的盈利模式吗?

高晓虎:这个取决于后续电子商务的开发力度,之前移动互联的电子商务基于移动互联网非常单薄的广告模式形成了几个特殊的商品,这几种商品的转化率特别高,但是电子商务覆盖的货源货品的量是非常大的。

三表:三表龙门阵现在的盈利模式就是广告、冠名加一些植入,目前是这样。今后也不会(做电商),因为我觉得做广告比卖货给粉丝要纯洁一些。我对自己卖的东西品质的控制我是没有信心的,找一家或者贴牌做一些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个方式不是很好。

张伟:单就自媒体来说广告永远是大头,没有几家自媒体或者没有多少家自媒体会转化成电商盈利。自媒体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刚才徐达内说了,门槛低,门槛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很多人盈利的门槛也变低了,有三千个粉丝就可以接到一些相比之前的收入还不错的广告费,如果有几十万粉丝马上可以辞掉工作,过上非常舒服的工作,大多数人会停留在这一步,停留在这一步是对的,这一步到下一步开发电商或者更复杂的盈利这一步的话,首先跟之前用广告来进行盈收的模式是冲突的,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做事情,需要复杂的改造,既不划算,成功率低,很多人没有能力做到。理性选择肯定大多数人会很高兴用现在的赚广告费的方式活下去,当然有一些人还是会去试探,野心比较大的人或者种种原因,有些人会试探,这个试探有人会成功有些人会失败,成功的不是那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