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都传媒公开课:一起寻找发光如星的人

(2015-02-27 15:44:41)
标签:

杂谈

2015-02-27李林燕刺猬公社

http://mmbiz.qpic.cn/mmbiz/o10t3oIg7QP1Lc8dibx7aPECcapkxT0p62HZdbricVWAqonNq4JsOR6rHnR4EZtWcVBRn6SibrsOyasNeZMNDxAeQ/640?tp=webp&wxfrom=5


导读

今天为大家推荐刺猬君的小伙伴“南都传媒公开课”,这是一个发现和分享传媒人故事的微信公号,寻找泛传媒行业的年轻人,他们或者做了记者,或者进入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出国读书,或者投身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或者考上公务员,放在一块就能野蛮生长,并在公号上向订阅者们传达他们的聪明与智慧。今天,刺猬君带你揭开“南都传媒公开课”的神秘面纱。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李林燕


C=刺猬公社

L=李彤(南都传媒公开课运营者)


寻找试验田,转变传播方式


C:“南都传媒公开课”这和南都是什么关系呢?如何想到创办这样一个公众号?


L:我们是南都报系南都网内容生产中心,大家看到的南都网、奥一网以及南都在百度和今日头条上面南都的内容都是我们部门的同事们在维护。


我们的部门是属于南都报系的新媒体部门,从最开始微博出现开始,我们部门的小伙伴们就紧跟趋势去探索传统媒体,或者说媒体集团应该如何在新的媒介渠道中来转变自身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法。


创办“南都传媒公开课”的最初动机是希望能有一个试验田,用来进行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领域的试错。我们希望借此了解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中信息是如何生产、发布和传播的。说人话就是,大家在微信上是怎么玩儿的。目前来看,这一目的我们还是成功实现了,而且还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C:南都传媒公开课最初的想法是只做传媒圈内吗?现在看来,公开课里的人似乎不仅仅限于传媒圈了?


L:我们最初的想法并非是限定在传媒圈,只是最初的种子用户选择是从传媒圈开始的。


从最开始的新闻人,到跨界到公关、4A、广电、影视等泛传媒领域,再到互联网、创业,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发光如星的人,通过点名的方式一个个传递和聚集。


从深造经验介绍到实习干货分享,从转型指南到职场经历,从自媒体运营技巧到互联网创业心得,这些不同的故事展现了生活超出我们想象的可能性。


C:团队构成大概是怎样的?各自负责什么工作呢?


L:用创业圈最流行的说法,我们的团队是一个“精益团队”——我们只有两个人来运营这个微信公号。


众包生产,让年轻人自己讲故事


C:公开课的这种形式,由年轻人自己来讲故事,是如何想到的呢?


L: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们提出希望能够通过UGC的方式,由这些年轻人自己来写有趣的干货——而非传统的采访。从编辑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想要讲好一个人的故事,需要跟他进行长期的沟通和深入的了解。在互联网时代,这无疑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工作。但由这些年轻人自己来讲述则完全不同,其中的经验收获、心路历程只有自己才最了解。


如果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南都传媒公开课”就是一个众包生产的产品,参与到分享中的每个人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C:公号里slogan是“年轻人的故事”,关于年轻人的定位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故事才会入选?


L:我们认为年轻人应该是拥抱互联网的人,他们聪明、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放在一块地方就能野蛮生长。


回到上面的那个问题,我们不想也不会将故事囿于传媒圈,而是希望有更多的受惠于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只有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无私分享,相互学习,才能迸发出更多好玩和有创造力的事情。就像我们觉得,互联网是给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分享让智慧和创造力以几何倍数增长。这也是我们选取故事的标准。


C:故事是否接受投稿呢?


L:当然,我们有很多的故事都是粉丝在后台自荐的。


有的粉丝会在后台问我们:“我希望讲出自己的故事,但又担心自己得故事不够精彩”。这个时候我们会跟他聊聊他自己的经历和想要分享的故事,从而帮助他确定故事思路和大纲。


我们觉得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值得被分享的——正是这些故事,让更多有创造力的年轻人认识到了,在这个世界上,他不是思维上的孤者。


点名分享,提供有趣干货


C:文末点名的传下去的方式是如何想到的呢?点名会有编辑部删选吗?


L:点名的想法借鉴了去年年中非常火的病毒营销案例——“冰桶挑战”。在我们实际运营过程中,会慢慢发现许多年轻人渴望向身边的小伙伴提问一些很严肃的问题,并得到一份有价值的回答。


这也算是一种年轻人的“需求痛点”吧,因此我们收获的点名也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价值。


我们尊重点名者提出的每个问题,但如果回答的人想分享点别的有意思的东西,我们也会给一些建议。


C:首批年轻人的故事是哪些人?点击量最大的故事是哪些呢?


L:首批分享者有四个人,都是我们的大学同学和师兄师妹。


我们曾做过一个数据分析,点击量很高的故事有这几类:留学海外、国内名校读研、自媒体运营、一流媒体实习或工作、互联网创业。总体而言,大家希望读到的故事都是有趣的干货,希望从别人的分享中能够学到东西、受到鼓励。


C:如何通知被点到名的人呢?有没有出现点到名但不同意登故事的人呢?


L:上一个分享的作者会把他点名的小伙伴的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就会跟他们去约稿,敲定分享的内容。


会有一些作者出于自身工作性质原因不希望进行分享,或者希望等自己手头的某个项目或事情做完后再进行分享。对于前一类作者我们一般会建议他分享一些跟工作关系不大的生活经历或者思考;对于后一类作者我们则会留下联系方式,隔一段时间再跟他沟通一次。


C:一般来说,从点名到通知约稿到最后的呈现,周期会有多长?


L:这个非常非常不确定,我们试过有中午约稿,下午就给到分享的。也试过群里(我们有一个作者群,方便交流)有拖稿2个多月的作者,因为愧疚经常在群里发红包的。


C:目前,公号运营的瓶颈是什么呢?会不会担心以后能被点名的人越来越少呢?


L:从大的环境来说,最大的瓶颈应该是现在微信订阅号越来越难做,如何提高用户粘性,留住忠实粉丝,并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不久前刚刚做了第一期广州的读者粉丝见面会,希望能给大家更多的交流机会,也听听大家的意见,改进我们的运营。


C:有没有没登出来但也非常有趣的“年轻人的故事”给我们分享一下呢?


L:哈哈哈,欢迎关注南都传媒公开课,微信号:ND_newsroom,嗯,就酱。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http://mmbiz.qpic.cn/mmbiz/o10t3oIg7QP1Lc8dibx7aPECcapkxT0p6Zjia8aicicbFEickMsrHtOGxDiaMx4goZyKnia08egVYyLHoUIpuHy7pwib3Q/640?tp=webp&wxfrom=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