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
段赛民
1参考指数说明
评估对象
评估对象为在微博、微信平台通过认证的中央国家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直机关,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市属机关,市辖区、县、县级市政务新媒体账号。
评估时间范围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
评估指标
表1:政务新媒体研究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说明
互动
指数
互动频率
微博、微信、APP被转发、评论数;
微信点赞量
互动质量
微博、微信、APP在评估期内被评论数和转发数的比值;
受众
指数
受众数
微博、微信、APP粉丝数
认证时间
账号通过认证天数
活跃受众
有传播动作的活跃粉丝数
传播
指数
发布量
微博、微信、APP发布信息总条数
转发数
转发其它新媒体信息数量
发布质量
发布的原创信息占比
成长
指数
日均增粉量
日均增加粉丝量
发布量同比增长
发布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原创信息量同比增长
原创信息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月均转发 评论量同比增长
月均转发 评论量、点赞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内容
指数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在发布量中的占比
民生信息
民生信息在发布量中的占比
“B类”信息
“心灵鸡汤、商业抽奖”等信息在发布量中占比的负数
集群
指数
覆盖度
下属单位中开通政务新媒体的比例
上级互动
转发评论上级单位发布信息的次数
下级联动
被下属单位转发评论次数
注:成长指数一项中的数值均为某账号考量值和行业平均值的比值
图1:中国政务新媒体排行榜评估体系树状图
2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分析
(一)中央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微博累计发布内容超过30万条,累计覆盖超过2.3亿人次,微信累计推送内容超过1万次。其中,“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中国政府网”等账号在两大微博平台的覆盖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且排名前十的中国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原创度均达到了90%以上。
(二)省级政务新媒体
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国各地方省份政务微博累计覆盖超过1亿人次,发布内容超过10万条,被转发评论超过200万次,全国地方省份政务微博开通率达到70%以上(不含港澳台地区);“上海发布”、“北京发布”、“重庆微发布”等账号的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
(三)城市政务新媒体
2014年,各地市政务新媒体在内容建设工作中的整体表现呈现上升趋势,“0发布”的城市微博占比较之2013年同比下降16.5%,“心灵鸡汤”、“商业抽奖”、“灌水”类内容的占比明显走低,民生类信息同比上涨17.9%。
(四)省、市级机关政务新媒体
2014年,“微博矩阵”联动发声成为“大势所趋”,各省级、市级机关政务新媒体成为省级单位政务新媒体的“左膀右臂”,外宣、党建、公安、教育、民政、共青团、交通、司法、旅游、气象、地震等多个系统的政务新媒体发展迅猛,其中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在所有政务新媒体中占比最高,表现最为活跃。
(五)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政务新媒体在迅猛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我们共同来关注的问题,比方说发展的不均衡,各地区新媒体发布的数量、质量、互动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信息的沟通和发布趋势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舆论场的要求,专业性和亲和力不足;三是忽视联动功能;四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度还不够高,信息内容存在断层的现象。
3政务新媒体运营分析
(一)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发展情况
1.全国政务微博运营情况概览
如图2所示,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微博、腾讯两大平台)达到27.7万个,累计覆盖43.9亿人次,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19个,累计覆盖2.7亿人次,省级及以下各级单位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过19.4万个,累计覆盖20.8亿人次。
图2:中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增长情况
2.全国政务微博运营成长情况
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全国27.7万个政务微博累计吸引关注账号超过40亿个,2014年粉丝量累计同比增长达42.1%,我国人均关注政务微博账号为3.2个。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政务微博年发布量达到1782.3万余条,同比增长20.1%,转发评论量达2.3亿条,同比增长17.5%。在发布量明显增长的同时,评论转发比、原创微博量方面也有明显提升。
图3:中国政务微博粉丝增长情况
3.全国政务微博账号职能分布
2014年,共青团、公安、外宣、司法、组织部门的政务微博在全国政务微博中覆盖度最广,表现最为活跃,其中共青团、公安类、政府外宣类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占比较高,构成了政务微博中的第一梯队。
图4:全国政务微博账号主要行业系统分布
(二)政务微信发展情况
1.政务微信运营概览
本次报告共统计全国17217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截止2014年11月30日,推送内容超过300万次,推送微信文章达到1200余万次,累计阅读量超过15.3亿次,各项数据较2013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2.政务微信账号分布情况
如图5所示,在统计范围内的全国政务微信账号中,超过半数账号来自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来自党委、人大、政协、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的账号占比也接近两成。
图5:全国政务微信账号分布图
如图6所示,在统计范围之内的政务微信账号推送内容中,政务类信息、民生类信息、文化类信息的占比最高,一些优质政务微信账号中的政务、民生类信息占比在80%以上。
图6:全国政务微信内容分布
(三)政务APP发展状况
1.政务APP平台分布
图7:六大应用商店政务APP数量分布
2.政务APP下载量统计
表2:三大平台下载量前十的政务APP
APP名称
360手机助手下载量
APP名称
QQ应用宝下载量
APP名称
豌豆荚下载量
12306官方版
8670000
12306官方版
3960000
12306官方版
12330000
北京地铁
390000
买火车票-12306订票
120000
中国天气通
2390000
广州地铁官方APP
280000
北京地铁
87000
深圳交警
110000
深圳地铁
170000
广州地铁官方APP
59000
警民通
50000
上海地铁
170000
智慧江苏
56000
深圳天气
50000
武汉交警
50000
上海地铁官方指南
26000
天翼警民通
44000
广东警民通出入境连线
50000
中国铁路订票平台
20000
武汉交警
38000
河北交警
40000
广东警民通出入境连线
14000
美天气
34000
南京地铁
20000
首都机场
12000
广东警民通出入境连线
23000
东莞旅游
20000
河北交警
10000
香港政府通知你
23000
从三大平台排行前十的APP来看,12306官方版稳居各大平台政务APP下载量榜首。热门政务APP大致可分如下几类:一是交通类,包括火车、飞机、地铁等;二是公安类,尤为突出的是各地的交警;三是天气类,由气象局推出的应用成为不少人的必备软件。
4政务新媒体发展趋势
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提速 协调一致共同发声
2015年,“集群力”对于政务新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独唱”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合唱团”将成为大势所趋。
“双微”融合对接 推进政务新媒体综合发展
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平台整合能力提升 “政务O2O”时代开启
政务新媒体整合区域内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一方面,通过政务新媒体整合信息发布资源,回应群众关切,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关系,扩大政务新媒体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