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采写 | 贺梓秋
http://mmbiz.qpic.cn/mmbiz/o10t3oIg7QMlEg7WPq9NuNC4S81RqkAHohhWLFenjSnPowONf7xNCCQaaULibVjJbia3wxKhamBjffGiaB2BtK5BA/640?tp=webp|
刺猬公社=C
澎湃新闻产品总监=S
2.0主要改善遗漏了的功能点
C:这次的2.0版本酝酿了多久?产品改动的基础是什么?
S:从产品上线就开始酝酿2.0版本了,到现在大概4个月。
我们有做一些用户调查,在字体、问答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用户数据。团队内部和外部对老版本的界面不是特别满意,在这次的2.0中对不满意的部分都做了一些纠正。
C:1.0版本上线4个多月以来反响如何?
S:整体反响不错。从“澎湃新闻”产品整体上来说,超乎预期。在用户反馈、影响力、经营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想中比较好的效果。所以2.0的改动,我们主要希望把产品打磨得更好些,让用户去体验。
1.0版本上线时比较赶时间,很多基础功能还不具备。比如,最简单的查看图片,一个正常的新闻客户端在点击图片时,应该可以放大、缩小和保存到本地等,或以图集形式浏览一篇文章中的图片,这些理论上应该有的功能当时省掉了。而这些基础功能用户是默认其存在的,对有查看图片习惯的用户来说会很不舒服。
基础功能还存在于用户看不到的内部,比如之前的版本,上传图集的过程很繁琐,不符合一个正常的新闻客户端的编辑要求。
2.0版本最主要的改动并不在于界面,而是对遗漏的功能点——那些我们认为一个新闻客户端应该有的东西做了弥补和完善。
2.0版本着重“抠”小细节
C:在1.0上线后这段时间内,遇到哪些困难?
S:在产品这块,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刚刚上线时用户有一波很“猛烈”的反馈,大家吐槽很多,尤其是字体和界面上。
一些专业用户吐槽说,我们使用的字体不符合大家的阅读习惯、界面左右不对称、某些图标安放得不合理等。我觉得他们其实很用心,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由于赶时间我们在一些细节上并没有很完善。
吐槽多了就会有一种挫败感。所以2.0版本我们着重“抠”了一些小细节,至少在2.0上线后小细节的吐槽就没那么多了。
C:有人觉得澎湃刚上线时做的反腐案的报道很“猛”,现在变得越来越温吞,你怎么看?
S:如果仅指反腐报道的量来说,澎湃新闻反腐案的报道数量并没有太大改变。只不过因为,大家一开始有比较高的期待,加之有较多新闻事件的产生,大家会觉得好像澎湃做的比较“猛”。
实际上,我们一直都有质量较高的反腐报道在推出,可能大家习惯了我们的推出频次,还因为大家对“大老虎”的关注较多,而省级的“小老虎”不如之前的关注度那么高。
记者考评压力来自小组内部
C:澎湃的优势在于内容,有人说澎湃的记者出稿压力很大、工作强度也很大,真实状况如何?
S:澎湃对于记者个人稿件数量的考评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每个小组负责几个栏目,每个栏目有专门的记者供稿,各个记者的考评压力来源于所在的小组内部。对网站整体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压力。
理论上说,只要记者的稿件质量够好,一两个月出一篇稿子都不是问题,只要小组认可你。
C:澎湃自上线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翻译外媒报道时漏翻引起争议,这在内部是如何处理的?
S:大家以一个比较严格的规范来要求澎湃,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值比较高。我们自然也是严格要求自己的,那次之后就没有再出现过同类问题。
要多倾听用户声音
C:上线来的经验和教训有哪些呢?
S:一是我们对于用户的声音还需更多地倾听,尤其是1.0版本上线时,我们有一些比较自信的情绪,但经过市场的考验后大家都比较清楚该提供怎样的内容。
二是之前在文章生产流程上还存在一些瑕疵,我们的原创文章在上传网络时缺乏校对,现在补上了这一流程,避免一些事实性错误和低级错误。传统媒体的校对流程有“三校”,而在网络媒体上出现低级的事实性错误这种问题是很突出的。
C:现在的局面是怎样的?
S:至少是在整体上现在达到了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新闻客户端。如果说原先的产品是40-50分,我们现在提高到了70分的水平。
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澎湃的长处在于内容,那我们现在至少达到了两个目标:一是我们能够帮助内容部门更好地呈现新闻本身,二是我们是一个比较有特色、而不是“泯然众人”的新闻客户端,我们有自己的特性,能让用户一下子记住。
持续生产原创新闻扩大影响力
C:在之前的访谈中,你曾说澎湃的优势在于内容,劣势在于技术能力和对互联网市场的把控。经过这段时间,你觉得优势发挥得如何?劣势有无一些缓解?
S:澎湃新闻在内容把控上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平均下来每天都能生产出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原创新闻,内容团队在这方面比较强。持续生产原创新闻对持续扩大我们的影响力是功不可没的。
在劣势上,我们都有弥补。技术团队比刚成立时扩张了一些。在互联网的把控上,当你实际进入这个领域、“玩”了一阵后,你会更加明白它的“游戏规则”,包括如何运营、各种渠道如何推广、互联网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下一步要怎么“玩”等。在这方面我们比技术团队成长得更多,现在“玩”起来更得心应手些。
C:创新的问答和跟踪的互动方式,反响如何?后续还会做什么改进?
S:还可以,打及格分。一是它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二是我们后续还会有对接联系的功能,以建立一个更好的社区互动氛围,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还未实现。
做有特色的酷炫新闻客户端
C:在运营上,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几个渠道是怎么分配的?
S:我们的用户主要集中于客户端。wap端主要供大家分享、转发使用的,PC端主要供习惯在PC阅读的人使用的,这两个是主要的阅读和获取用户的渠道。而微博和微信主要做推广和营销,我们并不想把用户引导到这两个渠道来阅读文章,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建立品牌和吸引新的用户。
C:你之前说,对于澎湃如何在竞争者中发展要先做再评论,现在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对2.0的期待和对未来的设想?
S:现在仍然还在做,我们做的比以前更好些,但现在评价未来还是尚早。如果产品的完善是100%,我们现在大概做了70%,至少要把剩下的30%补上,才能测试我们全部的想法。
2.0版本,澎湃希望做一个功能完善、有自己特色、比较“酷”的新闻客户端。我们还想尝试一些新鲜好玩的东西,未来半年在新版本里,让大家看到一些有新意的东西,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