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使新闻死了,也会留下圣徒无数 | 微言

(2014-09-27 16:30:55)
标签:

杂谈

by 刺猬君 整理

即使新闻死了,也会留下圣徒无数

@石扉客2014 《博客天下》主编

对我这代媒体人来说,沈颢是神级人物,他参与开创了一纸风行的南周时代,又开创了波澜壮阔的21时代,中间还玩了一把城市画报小资风,他亲手缔造的21帝国铸造了国有商业媒体在股权架构与社会演化上的双重意义。无论21案如何发展,作为一个媒体人,他的惊人才华与低调做派,早已是一个写入新闻史的传奇。

@吉四六 前《新京报》记者

如此巧合,南方报系上升期时,沈颢、程益中有双子星之称,一创21世纪报系,一创南都新京报。2004年,新十年开始之初,程益中下狱。2014年,又一个新十年开始之初,沈颢被带走。彼时,南方系尚能请改革宿老出面,此时,快速切割。南周事件应是强弩之末,大势已去,而我们这些南方的种子,散落各方

@凯雷 《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

1992年我与沈颢在《我们》一页两面发诗,他仿海子的诗中有一句我至今难忘:刀刃用于切菜/刀背用来指挥一个男人。95年我到北大找他已南下,02年我与南方集团法务部交涉时,和他通过电话帮解决。再以后都是有关他与太太的传说。今天看到大院里举牌的照片,心里相当难受,集团和同仁当为她提供应有的帮助

@消费者报道王晓林 消费者报道出品人(执行)王晓林

我的第一篇整版特稿,这个夏天有点冷 就 收录在这本叫 我们有权知道真相的 的21特稿集里,哪篇脍炙人口的 看,那些新闻的圣徒 就是沈颢为这本集子写的序言。21确实存在问题,也确实出了几个没有操守的家伙,但大家都要明白,这些都只是此次杀戮的借口。十年后,对于今天的事才会有清晰的解释。

@杨樾杨樾 深圳新电波卡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灏,曾是我最敬佩的中国新闻人,多年来,一直以他为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典范自勉。我不认识他,也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但此刻,我仍敬佩他,能说的只有一句:保重。

@左志坚 著名媒体人左志坚

理想主义的人,对钱不会有太高的欲望。所以我相信老沈个人不会有什么经济问题。几个月前在北京约了他和一互联网大佬吃饭,席间谈各种资源合作,却不是为了一桩生意,而是一个公益项目。大佬问,为什么要做这个不赚钱的事儿?其实这就是一种理想吧。

@刘苏里 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

此刻,想念这位低调近于羞涩的天才学弟。

@倪雪君 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中心编辑

昨日看到那则消息,心情有些复杂。找工作那年,和一群同伴闻听那位写下“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的传奇师兄将代表南方报业来学校宣讲,雀跃不已,带着几近膜拜的心情而去。见到的,是一位亲和、低调却难掩才华的媒体人,印象深刻,好几位同伴因之加入南方报业。

@评论员李铁 报社资深评论员

沈颢经历过人生的惊涛骇浪,眼下这段风波他一定会坦然面对。

@刘春 原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

秋风打在脸上,冰凉在我心中,总有一种遭际让人泪流满面。

@朱德付 资深媒体人

我在南方日报时工作十年,最钦佩敬重的社内青年才後,除了陈益中,就是沈颢。他俩绝对是这个时代中国新闻界的翘楚,但都不见容于这个时代。

@蔡尹珊珊 中央戏剧学院资深电视节目策划、撰稿人、专栏作家尹珊珊

当年我第一次看沈颢的诗歌和小说,就如同我后来第一次读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一样惊讶,十五年过去,再次听到竟然是这样的消息,你是中国堪称殿堂级的媒体人,我无力却最用力的为你祈祷。想到苏格拉底的经典悖论,无论生气,邪恶都不会降临在好人身上。心痛,已经忘言。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