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道 | 中国人民大学 喻国明教授与大数据的约会

(2014-08-01 07:59:28)
标签:

杂谈

传道 <wbr>| <wbr>中国人民大学 <wbr>喻国明教授与大数据的约会

“刺猬公社”最近陆续推送了新闻学院院长们“暑假去哪儿了”专辑,得到的关注和好评超乎刺猬君的想象。今天,“刺猬公社”为大家介绍一位重量级人物,他的微博简介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一个行者的人生感悟,边走边唱边思索……”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

采写 | 马婧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一大早就拨通了喻国明教授的电话,在此之前,“刺猬公社”和喻教授通过几次简短的电话,由于喻教授工作繁忙,因此最终访谈的时间敲定在了早上。这次访谈竟然持续了一个小时,和喻教授聊天超级愉快有木有!

传道 <wbr>| <wbr>中国人民大学 <wbr>喻国明教授与大数据的约会

今年暑假,喻国明教授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负责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美国宾大安尼伯格传播学院2014年“大数据建模方法与传播学研究”暑期工作坊。工作坊从7月14日到7月18日,历时5天,从今年2月起,他就开始忙着工作坊的筹备工作了。

喻教授说,这个工作坊和其他学校办的暑期学校不太一样,工作坊聚焦于大数据的应用和价值挖掘,帮助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者们学习和研讨大数据领域的研究设计、数据挖掘及相关方法与工具的使用。该工作坊代表了中国在大数据研究领域最高水平。工作坊的教师都是该领域一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工作坊不仅面向国内招学员,也面向海外招生。由于工作语言是英语,因此报名的学员必须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同时也要有做过或正在做大数据方面的研究经验。

工作坊最终从报名的100多名学员中选拔了28名正式学员,由于报名者大部分水平都比较高,因此又扩充了20多名旁听学员。

工作坊的安排是,上午由教师讲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他们在应用方面的构想,下午由学员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由老师点评再组织学生讨论。期间,工作坊还组织学员访问腾讯、百度等在大数据处理领域领先的科技企业。

喻教授说,大数据有一些新的研究范式,有很多数据是由政府、大公司掌握的,因此需要和大公司合作,或者促成政府、大公司开放大数据资源。美国在大数据开放方面做的比较好,大数据是中国在互联网时代用来描述社会、分析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需要向美国学习。

这个暑假,喻教授还和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暂定名)的写作,主要内容包括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研究和实践面临哪些新的机会、新的变化、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书中梳理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例,包括大数据在新闻生产、广告营销、社会舆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他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这本书预计9月中旬就能出版。当谈到对这本书的评价时,喻教授很谦虚:“我们不能说这本书很全面和深刻,但至少可以帮助对大数据感兴趣的人站在中国现有的认知和方法体系基础上,对大数据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应用有概览式的认识。”

喻教授还说,他打算在暑假后期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过去的研究成果做一些梳理,做一个自己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专著。“过去也有一些专著出版,但近两年大部分是团队性质的,还没有出个人的研究专著,这个假期会腾出时间,把有意思的东西融会贯通。”

除了工作坊和写书,就在上周,喻教授还与《南方周末》合作,在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发布了《2014中国CSR舆情报告》。“我们用了两三个星期把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作了梳理,根据社会实际认知感应和问题聚焦,对中国企业在诚信、公益等方面作了比较、归纳和探讨,有一些影响力。”

传道 <wbr>| <wbr>中国人民大学 <wbr>喻国明教授与大数据的约会

对于接下来的假期安排,喻教授说,8月初会邀请一些新媒体机构和传统媒体一起召开研讨会,探讨互联网条件下媒体如何转型。

谈到媒体转型,喻教授称最近每周都会到一两个媒体进行讲座交流,“八月还会去安徽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媒体。”

此外,他还在做舆情方面的工作,“政府部门对舆情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方式和逻辑,在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创新需要有所提升,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我们这方面的报告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两个。”

谈到这里,“刺猬公社”不禁问喻教授:“您会给自己安排旅游放松的时间吗?”

喻教授说道:“暑假对于我而言不是休息的时间,甚至比上课时更忙。开学后有按部就班的工作,自由度相对较小,假期自由度大,个人可支配时间相对多,会集中做一些自己的学术研究。我一般把休息安排在寒假,寒假事情少,会和家人一起旅行,个人放松的时间相对较多。”

细心的人会发现,喻教授在微博里经常写一些感性的文字,很少发一些学术上的意见。这是因为,喻教授把微博、微信当做抒发个人感受的平台,“我想把微博、微信表达成生活和心情的一种状态,不会刻意表达专业认知,在这里我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喻教授解释道。

传道 <wbr>| <wbr>中国人民大学 <wbr>喻国明教授与大数据的约会
@喻国明 微博截图

(完)

 

【招聘信息】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招靠谱实习小伙伴啦!刺猬公社只做原创内容,关注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的大事和趣事,现面向广州、上海招刺猬君。如果你有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在未来的一年比较闲,认同刺猬公社理念,请联系我们。实习有少量补贴。

有意者加刺猬君微信:yunlugong

简历请发送邮件至:ciweigongshe@126.com

 

如果你觉得很赞,别忘了动动小指头分享一下哦!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敬请关注。

ID:ciweigongshe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