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沈石溪和椋鸠十动物小说对比研究
(2016-12-13 19:49:28)
标签:
转载 |
沈石溪和椋鸠十动物小说对比研究
王熙澄
自从我读了沈石溪和椋鸠十这两位作者的动物小说之后,我就被他们笔下描写的动物所深深吸引。
沈石溪,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8年黄浦区九江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3月8日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落户。在云南整整生活了三十六年。八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醉心于大自然文学,已出版500多万字作品。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红奶羊》等连续三届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退役军犬黄狐》、《圣火》、《狼王梦》、《象母怨》、,《残狼灰满》等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大奖。
椋鸠十是日本的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久保田彦穗,1905年出身于长野县下伊那郡乔木村。他毕业于日本法阵大学,曾任鹿儿岛县加治木女子学校教师、鹿儿岛县立图书馆馆长、鹿儿岛女子短期大学教授等职。创作以少年对阅读对象的动物小说为主,是日本少年动物小说的开山鼻祖,先后出版过数十部作品及《椋鸠十全集》、《椋鸠十的书》、《椋鸠十动物童话》,还有《椋鸠十动物小说》第一辑:《月轮熊》、《山大王》、《生于天空》、《孤岛野犬》、《阿尔卑斯的猛犬》;第二辑:《一只耳朵的大鹿》、《深谷里的羚羊》、《野性的呼唤》、《野兽岛》、《野鸭的友情》。其多部作品获奖,并被选入日本语言教科书。在日本长野县下伊那郡乔木村建有椋鸠十纪念馆,鹿儿岛县始良郡加治木镇建有椋鸠十文学纪念馆。1991年日本设立了“椋鸠十儿童文学奖”。
一、两位作者笔下的雕
先拿沈石溪的《一只猎雕的遭遇》和椋鸠十的《生于天空》做对比研究。
首先,要介绍一下沈石溪的《一只猎雕的遭遇》的内容。
巴萨查是一只迎着太阳飞翔的金雕,也是一只命途多舛坚守情操的金雕,它长着一身金色的羽毛,一对巨大的翅膀和一对锋利的爪子。
但是,就在一天下午,巴萨查蒙受不白之冤而被主人抛弃,事情是这样的,在那一天,也就是事情发生的那一天,主人达鲁鲁像往常一样训练巴萨查,这次训练的形式不同。他把巴萨查带到了一片空地,主人从树上掰下一根树,扔到巴萨查的面前,说:“巴萨查,我说,这是一条响尾蛇!”巴萨查想:这只是没有生命的枯树枝!它只好懒洋洋地用雕爪把枯树枝抓住,用嘴壳朝树枝啄了两下,抓住树枝飞到空中,把树枝往地上一扔。它违心完成了金雕捕蛇的动作,但主人不满意,巴萨查又重新做了一次,虽然比上一次好,而且做得很真实,但主人还是不满意。就在那天晚上,巴萨查的雕巢被锁了起来,第二天被一个叫马拐子的人带走了。
马拐子把巴萨查作为了诱雕,就是引诱别的金雕过来,然后被马拐子设计的捕雕笼捉住。巴萨查不想看着同类被马拐子的这黑心所吞噬,就再也不听马拐子的话,每天装死,不进食,马拐子没办法,就把巴萨查卖给了一个女的金雕饲养员。
就这样,生活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再来看看椋鸠十的《生于天空》的内容。
这是写两只雕的故事。
在一座山的悬崖上,有一个雕巢,雕巢里有两只小雏雕,和它们的父母。渐渐的,这两只雏雕的父母先后死去,只剩下了两只既不会飞,也不会索取食物的雏雕。
几天后,他们饿了,只好从窝中扇着不能飞的小翅膀,掉到悬崖边的一块岩石上,就这样,他们的冒险开始了。
它们来到了一个草丛里,一只蛇发现了它们,蛇用身体缠住了一只雏雕的身体,越来越紧,越来越紧,那只雏雕的内心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扇动翅膀!虽然是雏雕,但是扇动翅膀时非常有力,蛇被甩了出去,但是,蛇还没有放弃,又准备第二次攻击,两只雏雕想要飞起来,它们扇动翅膀,终于,它们飞了起来。一只雏雕把蛇抓住,本能得升上天空,把蛇往下一扔,蛇就不动了,它们享用了生下来第一次自己捕获的食物。就这样,它们学会了飞行,也学会了自己捕获食物。
一天,一对成年的雕来抢窝,他们和成年的雕打在了一起,显然,它们是打不过的,只好把窝让给了成年的雕。
渐渐的,这两只年幼的雏雕终于长大,这两只雕是一雌一雄。
一天,它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狩猎地点,那里资源丰富,那儿,就是人类的村子。雄雕在一个人的家门口捉了一只鸡回来,那家的主人源次很是愤怒,准备下次那只雕再来就用枪打死它。没过几天,雄雕又回来了,源次拿起枪,二话不说,“砰”的一声,那只雕就落地,但是,那只雕没有死,只是翅膀受了伤,源次准备把它养在家里。
就这样,这只雄雕每天都能吃上好肉,都能无忧无虑。
但是,雌雕着急了,它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雄雕,但雄雕不肯走,但最后,雄雕受到了启发,自己是属于天空的,一定要回去!一次,雄雕依靠自己的智慧,终于逃了出去。
之后,雄雕又和雌雕重逢了,它们决定抢回自己的窝。它们回到了自己的窝前,窝里的雄雕出来了,雄雕和雌雕的配合非常默契,那只雄雕终于支撑不住了,只好逃走。雄雕还是留念人类,雌雕每天都在不停地劝告:忘掉人类吧……
(1)雕的外貌特征描写
沈石溪写金雕的外貌用到了许多的成语,为什们用那么多成语?因为成语能让这一句话变得更加生动,各个成语放在各种语句中,都会起到各种各样的效果。其中,沈石溪在《一只猎雕的遭遇》中写雕的外貌令我记忆最最深刻的就是最后一章的结尾:
“你觉得疲倦了,便宁静地合上了双眼。你的脑壳连同半截脖子都被冻成了冰柱,高高耸立在鹦鹉嘴石顶上,但金色的羽毛仍然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就在这最后半秒钟,突然,老公狐一缩身体就打了个滚。你抓了个空,不,比抓空更恼火,你的雕爪由于用力过猛,插进土层,折了两把红泥;由于没有防备目标会在最后一瞬间突然躲开,你的心一慌,身体一歪,竟然站立在山坡上了。”
还有一句,虽然很短,但是生动地描写了沈石溪笔下的金雕扑击狐狸的外貌特征:
“你在空中调整了方位,飞到狐狸背后,突然间将翅膀收剑成450的小夹角,毫无生息地向老公狐迅疾滑去。”
虽然椋鸠十在写雕时候很少用到成语,但是,他只有一点成语的美化,他笔下的雕描写得还是那么好。就比如这一句:
“雏雕们累坏了,正艰难的大口喘气,一见黄颌蛇抬起脑袋瞪着自己,就楂地大叫一声。”
这,就充分表达出了雏雕们累到了什么程度,还说明了当时黄颌蛇很生气,而且是非常生气得看着雏雕,就可以知道,雏雕刚刚做了一件让黄颌蛇很恼火的事。
在《生于天空》里,还有一句非常生动得描写了雕和雕之间发生战斗时的外貌特征:
“这雄雕当大雕从上面袭来时,就骨碌一翻身,仰面朝天,伸出脚等待,接着用锋利的爪子,去戳从上面来袭的对手的肚子。
“雌雕也配合着雄雕,趁对方迟疑的时机,从上面采用正攻法,嗖得飞下来,去抓对方脊背上的羽毛。”
(2)景色描写
在沈石溪的作品中,有许多写景的地方,就像给情景后面添了一幅画,这样,文章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虽然椋鸠十的景色描写比较少,但是写景的那个地方写得也不比沈石溪写得差。
先来看看沈石溪写景的句子:
“天空像盖了一床灰黑色的棉被,阴沉沉的,不一会,狂风呼啸,卷起积雪和沙砾,把山谷搅得凄凄惨惨。鹅毛大雪从天而降,挟带着苍天的怒号和大地的呻吟,肆意暴虐。悬崖上的一块巨石被风吹松底基轰隆轰隆滚下山崖,一棵大树被拦腰砸断,发出咔嚓咔嚓可怕的声响,凛冽的北风,冰凉的雪片,铺天盖地朝你站立的青石板平台吹来,你和蓝顶儿头顶没有任何遮蔽物,完全暴露在风雷中。”
这是沈石溪写金雕在风雪中的景象,写得非常好,好在哪儿?就好在能体会到那时是非常的寒冷,让你都感到非常寒冷。
还有这一句,是写天空的:
“天空变成铅灰色,雨雪霏霏,凄迷阴森。再过一会,浓重的夜色就会像块厚实的幕布一样把古戛纳河谷的一切都遮盖起来。”
这一句也写得非常好,把快要黑的天空描写得非常好。
椋鸠十的作品中虽然描写景色的句子很少,但是写得非常好,就比如像这句:
“高耸入云的山峰,纵横幽深的山谷,还有绵延起伏的森林,都随着太阳升高,而渐次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生机勃勃。”
这句话写得真好,能看见耸入云的山峰,还有纵横幽深的山谷,还有绵延起伏的森林,更能看到美丽的太阳。
“不知不觉地,太阳落到山的那边。天空烧得通红,但很快红色渐渐褪去,变幻成了紫色。
一颗颗黄昏的星,闪着火黄色的光,从淡紫色的天空透露出身姿.”
我觉得这一句也很美:
“宽广的原野,在夕阳的照映下,被染得通红,一直延伸道远边的森林那边。红色的原野上,遍布着低矮的树丛,拖着紫色的长长的影子。”
二、两位作者笔下的犬
现在,再对比研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灾之犬》,和椋鸠十的《孤岛野犬》、《阿尔卑斯的猛犬》。
先来介绍一下《第七条猎狗》的内容吧。
有一位老猎人,叫召盘巴,他曾经拥有过七条猎狗,前六条猎狗对他来说都不算好,所以,他想要一只好猎狗。一次,他60大寿时,一位朋友送他了一只军权剩下来的狗仔。召盘巴把这只狗养大,果然,这只狗不出他所料,动作快如电,攻击力极强。召盘巴就叫它“赤利”。
一天,召盘巴带着赤利去打猎,他们忽然遇到了一只野猪,召盘巴赶快来了一枪,没打中,野猪火了,冲向召盘巴,这是召盘巴还要填火药,让赤利上了,但赤利没上,因为刚刚召盘巴踩中了蛇蛋,一只眼镜蛇要咬召盘巴,赤利就和蛇战斗了。
野猪扑来时,真好卡住了,然后,母猪就被打死。因为召盘巴没看到赤利救了他,就拿棍子打赤利,但最后,召盘巴的孙子就救了它。
从此,赤利的命运改变了……
还有一个故事:《灾之犬》。
有一条猎犬,叫花鹰,它的主人每天都带着它去打猎,但是,就在有一天华鹰开始给主人带来坏运,每天都是这样。
于是,主人请了一位占卜师,看看怎么办,占卜师说,不能再养了,要把它卖掉,但是如果杀了,就会永远沉浸于坏运,还会带来杀身之祸。
那个人很害怕,就卖给了“我”。
“我”不信这些算命的,就一直养着它。但是,过了几天,坏运真的来了,“我”就把它打了一顿,就这样,它不敢靠近“我”了。
一次,“我”去河边游泳,忽然遇到了鳄鱼,“我”赶快游,但鳄鱼在水中非常灵活,“我”又叫又喊,但最近的村庄里这有好几里,“我”绝望了,忽然,花鹰跳了出来,帮我上了岸,但自己逃了。
晚上,“我”建好一个宽敞的窝,等着花鹰。
这是椋鸠十的《孤岛野犬——王者之座》的内容。
一个岛上,有一个兵营,兵都走了,只剩下了50条狼狗。
一次野狗的袭击,三分之一的狼全死了。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起,一个月后,只剩下纳契一只了。
纳契多次袭击旁边村里的食物,就这样,再一次战争中,纳契成为了野狗之王。之后,纳契率领着野狗们偷袭村子,隔几天来抢食物。但是,就在有一天,不巧的事发生了……
一次,纳契带着野狗追只野猪,最后和野猪打了好几个回合,纳契被咬伤,但还是胜利了。就在这时,队里的一只犬还纳契打了起来,纳契不是它的对手,就把王位让给了它。
故事虽然很短,但很精彩。《阿尔卑斯的猛犬》内容也非常简短,说的是三吉和一条狗生活的故事,但最后死了。
(1)外貌特征的描写
先来看看沈石溪是怎么写犬的吧。
沈石溪写犬写的也非常生动:
“花鹰像只足球一样滚到我面前,狗眼里闪烁着久别重逢的惊喜,激动的叫声都有点暗哑了,拼命朝我怀里扑,伸出长长的舌头,要来舔我的连脸。”
这就非常生动得描写了花鹰是怎么高兴,还说明了花鹰高兴的程度。
这一句,也写了高兴时的样子,和高兴的程度:
“赤利欢快地长吠了一声,跳下礁石尾追上去,用爪子扑倒这条母豺狗,又用脑袋顶翻那条母豺狗。”
还有这一句,是写狗叫:
“忽然,赤利瞪着豺狗,‘汪汪汪’叫了三声。”
再来看看椋鸠十写狗的外貌:
还有这一句,外貌也写得很好:
“这小狗浑身乌黑,毛像天鹅绒一样,闪着光泽。那眼睛蓝而明亮,是天真的眼睛,比洋娃娃的玻璃眼珠要美丽得多。”
这里用上了非常好的句子,文章显得更美了。
还有这一句,写出了狗的凶猛:
“阿黑第一次有了斗志,它倒坚颈毛,燃烧着愤怒,龇出牙齿……啪地先扑上去,把秋田犬撞出两三米远,接着,叨起它的颈脖子一抡,又甩出两三米远。”
(2)景色描写
竟然沈石溪在《一只猎雕的遭遇》中写景那么好,那么在《第七条猎狗》里呢?
这里,沈石溪写景也一样好:
“大黑山属于自然保护区,上千年的大榕树掉下许多气根,宛如一群大象的鼻子。”
就在这里,沈石溪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把上千年的大榕树掉下许多气根比喻成一群大象的鼻子。
还有这一句写的也非常好:
“望天树窄窄的树冠高耸入云,笔直的树干就像长颈鹿的脖子。”
这一句,也运用了比喻:
“密密的森林里麂子成群,锦雉乱飞,真是野生动物的理想王国。”
再来看看椋鸠十是怎么写犬背后的景色的吧。
椋鸠十写的景色,有自己的迷人之处,就像这一句:
“船像摇篮一样,静静地在波浪中摇晃着……”
还有这一句也非常美:
“沐浴着秋天的阳光,幸福地吃着美餐。”
虽然这两句非常得少,但是写的非常优美华丽。这里还有一句,是写那美丽的森林的,写的也非常好:
“猛然,森林到处响起哗拉哗拉的声音,那是微风偷偷吹进树林里,枯叶翻飞的声音。
夜半的深山,一片寂静,因而这些声音听得更清楚,到处充满了疹人的声音。”
沈石溪和椋鸠十两位动物小说的作者,各有各的精彩之处,动物世界也有残忍和温柔之分,善良和狡诈之别,这两位作者都写了动物和人类之间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更亲近动物,更了解动物,也更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