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水浒传:宋江计赚卢俊义的小九九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水浒传:宋江计赚卢俊义的小九九作者:fored_zhao
http://s8/mw690/001ON37Vzy769vpppgH97&690
却说这宋江,自从浔阳楼上题反诗,众多好汉劫法场,犯了弥天大罪,彻底断了做吏的路,不得已下决心投了梁山。
却说这宋江,自从浔阳楼上题反诗,众多好汉劫法场,犯了弥天大罪,彻底断了做吏的路,不得已下决心投了梁山。
以前的宋江,当着小吏,施些小善,结交些三教九流,无非想着是黑白两道,好混社会。由于善于钻营,这宋江还真是八面玲珑,落了个及时雨的美名,走哪都有人接着。宋江这个美呀,很享受在社会上声名隆兴的光环,即便不得已杀了闫婆惜,也坚决不落草,还是想着重回主流社会,继续自己黑白两道的幸福生活。
可是,经过江州这一闹,一来已经回不到官场了,另一来宋江发现了江湖好汉的实在。有事真上啊,他似乎猛然间发现了自己身上被忽视的闪光点,原来哥有着如此的人格魅力呀。
你看,一听说自己要被开斩,来了多少人呀。梁山好汉悉数下山,李逵单身劫法场,张顺领着一拨人来了,张横带着穆春、穆弘、薛永来了,李俊带着李立、童威、童猛来了。这可是与官府对抗呀,说白了都是杀头的罪。宋江猛然间发现自己还真是当黑老大的料儿,并且乐于享受了。
于是,白龙庙29人小聚会后,宋江终于露出黑老大的本色,拒绝了晃盖要回梁山重整人马再行下山的意见,建议直接攻打无为军。这一方面是报仇心切,另一方面也有小试牛刀的意思,再看看这帮人对自己到底怎么样。
结果,宋江确实好使,在攻打无为军的过程中,宋江是一呼百应,反入为主,完全组织领导了这次反叛。显然,在这拨队伍中,宋江有着众多拥趸,晁盖被挤到后面喝茶去了。
再上梁山,宋江的心思可就大了。细瞅瞅眼前好汉40人,除了晁盖黄龙岗七星和老梁山的杜迁等三人,其余30个人可都是自己的人哪。因此,推让着定了前四位排名后,宋江急道:不要按功劳高下,老梁山的坐左面,新来头领坐右面,以后再说。结果,不仅戴宗、李逵、欧鹏等新上山的头领坐在了右边,连宋江刺配江州前就上山的花荣、秦明等也都坐在了右边。摆明了就是山头主义呀。
这一下,老大晁盖可不乐意了。本来在前面打无为军时,一切都是宋江自作主张,一帮子人应和,晁盖就不高兴,可现在居然明目张胆地分成了两拨人,这不摆明了要夺权吗?但财主出身的晁盖是个直性子的人,又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懂得玩弄权谋,不高兴了就只是不高兴,不大去应和宋江,简单地说他的应对之法,就是与宋江生分了。
可宋江就不一样了,自小学吏、长期为吏的经历,让他本能地全是权术斗争。晁盖的反应,想来宋江很敏锐地觉察到了。
所以接下来的三天里,晁盖是忙着尽地主之谊,盖房子,摆宴席,其他好汉可着乐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只有宋江,那是边冷眼观察,边思考对策。是啊,不能不防着点呀,先得保住了自身,不能让晁老大哪天不高兴给废了。
宋江其实也没什么高招,但那年代,多少带点神鬼色彩还是挺管用。上应天意,是被农民起义军用滥了的招式。于是宋江呆了三天就按奈不住,要回家取老爹来,而且执意要一人去。你想想呀,刚刚大闹了江州,犯了弥天大罪,他这么一个重要的人,居然要一人回趟老家?
不知晁老大是真拗不过,还是希望发生点什么,反正是让宋江单独下山了。当然,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后面为表示关心,还是派了戴宗下来打探消息。宋江要的就是单独一个人的机会,结果家里果然已经有了官军,宋江就直奔还道村的九天玄女届去,估计那是小时候没少玩的地方。
虽然冒了点风险,但在其他好汉的接应下,宋江顺利回到了梁山。巧遇九天玄女的经历被宋江说得玄乎其玄,宋江摇身一变成了星主。又编了一部天书,把吴用封为天机星,顺利地拉拢到自己这边来,天天以研习天书为名嘀嘀咕咕。
要说这晁盖确实也就是庄主的水平,竟然懵懵懂懂不知应对,倒是另一个大佬,神道道的公孙胜看出了端倪,取了个静观其变的策略,以看望老母为名,走了。可笑的是,傻乎乎的李逵也凑热闹,也要回家取老母去,结果送了瞎眼老妈的命。
有了星主的光环,又拉拢了吴用,宋江也就有了依仗,晁、宋格局为众人所认同,也为社会广泛传播,梁山影响一时无两,大批好汉慕名而来,朱富、李云、杨林、邓飞、孟康、裴宣、杨雄、石秀、时迁等等。因了时迁被擒,宋江三打祝家庄,不仅打了梁山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仗,而且新入了众多好汉。宋江还不满足,又将自己的亲信雷横、朱仝赚上山来,更因着救柴进,使梁山军与政府军第一次直接对垒,获得大获全胜,还收复了呼延灼、韩滔、徐宁、凌振等一干正规军将领,还得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彪人马。
这些可都是在宋江的主持下进行的,这完全是大闹呀,和晁盖当年火并王伦后保守的作风完全不同,也确实体现了宋江的声望、能力远远高于晁盖。
作为头生反骨的晁盖,倒是不怕大闹,但现在梁山好汉已经达到了89人,自己手上进来的却还是当初那几个,这吴用、公孙胜都指望不上,危机感不能说不大。因此,当曾头市犯浑时,晁盖坐不住了,是无论如何亲自打一遭的。只不过,刚一开打,就稀里湖涂被射了一箭。满肚子窝心的晁盖似乎终于明白了点什么,临死前并不传位于二把手,而是恨恨地说了声“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撒手西去。
一向直心眼的晁盖竟然留了这样的遗言,可就给宋江留了个难题。按道理,论各方面条件,宋江这时候上位那可是一点疑义都不会有的,但晁盖的遗言却将这个机会留给了88名所有的好汉。宋江强行上位或顺水推舟也没有问题,但宋江是谁,是及时雨,是江湖上声名卓著的义士,注重名声的宋江无论如何是不能带着一丝污点坐到这个老大位置的。
于是宋江就私下找了吴用,二人如期上演了一出双簧:
一天,众弟兄们坐在一块儿,宋江摆出一付义愤填膺的样子:“这史文恭如此可恶,射死了晁头领,不千刀万剐不足以解气。”吴用赶紧谏到:“哥哥错了,普通老百姓死了,还得守个丧呢,咱们待过了百日再说吧。”先把报仇这件事往后推。又过了几天,山下弟兄们领了一个和尚过来,说是北京大名府城龙寺的,路过梁山泊,专来为梁山做道场。请吃斋之际,宋江闲问起北京的情况,那和尚居然说道:“怎么,你们没听说过河北玉麒麟的大名吗?”二人作恍然大悟状:“想起来了,我们俩还没老了,怎么记性倒坏了?这卢俊义可是一等一的人物呀,我们梁山要请了他来,还怕官军吗?”然后宋江就说人家是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如何会来?吴用便掐着两只手指,笑说这有何难,小生略施小计,保管他上山落草。
计赚卢俊义的事就这么定了。
这一段是不是出来得很突兀?凡事必有因,计赚徐宁是为了破连环马,计赚安道全是为了治宋江的病,计赚朱仝是为了培育亲信,那这计赚卢俊义当然也有他的用处。不用说了,大家都能猜得到,就是来解晁盖临终设的那个结的。
为什么是卢俊义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首先,这个人不能是现在88个好汉中的一个。目前的88个人当中,要想正好让宋江捉到,那难度太大了。虽说宋江还有点武艺,并且有崇拜者甘愿认个师父(孔明、孔亮),但恐怕其水平连吴用都不如。吴用还用了两条铜链作武器,起码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可宋江只是能提把朴刀的主。要让别的好汉捉到,定是武艺高强者,要说没当一把手的心思,那可谁都不信。要再来个有人拥护,搞成“黄袍加身”,什么事儿发生不出来?那帮好汉当时是刚聚在一起,以很多小团伙的方式存在,这个险是万万冒不得的。
其次,在外面人中选,得选个非江湖中的,和大家伙没什么瓜葛的,道理同上,得是好汉中没人拥戴的。
第三,这个人,还得是武艺高强而又没什么心机也没什么大背景的。武艺不高捉不了史文恭,心机太强的将来不好控制,有大背景的招安后难办。
第四,这个人,还不能是草根,因为纵然不给第一把交椅,也得给第二把交椅,毕竟晁盖有遗言,同时梁山也需要一个外来强者对其他好汉做个制衡,因此这个人得配得上二把手这个位置。而且,为将来的招安论,招个有一定名望的,才能抬高水浒的地位和身价。这就类似现在的创业企业,一定要请两个业内大牛,自抬身价。
宋江和吴用掰着手指,数了半天,终于找着卢俊义这么个人来。武艺没得说,声望没得说,不是官方背景,难得是个心机单纯的人,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事实证明,他俩算计得真是高明,一切都按着预期的安排实现了。
只是,卢俊义倒了大霉。平端的大财主做不成,安生日子过不了,不仅受了一番磨难,落了个家亡妻离,而且当了梁山二把手,最终得了个被毒而亡的结果。
后一篇:2016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