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木一秋人一世念兹休市在兹期

(2022-07-02 21:13:52)
众猴听石猴描述水帘洞诗词后,个个欢喜,心驰神往,呼着叫着让石猴带领进去。到得水帘洞,猴子们天真烂漫,泼皮无赖,顽劣之性情尽显,直待力倦神疲。此时,石猴念叨《论语.为政》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下子就使得石猴鹤立鸡群了。吴承恩笔下,赋予石猴诸多先天认知,寻到水帘洞之前,像读过私塾。读者我阅览于此,看热闹忽略细节,听说书也是如此。曾多次阅读《西游记》没有联想到此,一因过往的读本多是现代人重新编撰,二因确不悉知夫子言。况且吴承恩著作小说,必然是给他所处时代的人们消遣休闲,文化的魅力无穷,穿越时空,至今让人读来还津津有味,而语言环境毕竟已非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什么。牛车马车,大车小车,车辕与车衡无销钉不相连怎么行?如此摆事实讲道理的话语,出自圣贤之口,不仅是文化,更是说服力。言语词话是有力量的,圣贤言辞之所以有说服力,由于当时人们见识了生活中的他们行有大业,后人在文化传播传诵的过程里如同亲眼目睹贤贤有为,教化的过程里传递着力道。盗跖或受嗟来之食者说出这样的常识,则不会具备如此的文化魅力。无论是在人群里漫话,还是书本行文,圣贤经典言语的魅力确实与众不同。之所以如此,大概与物理学定律定理一样,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共同验证过的那些公式,人们不会怀疑,历史文明之中贤贤所言,由其人生实践成就明证,也就成了人文定理定律。这大概就是新高考不分文理三加一加二,其中的一必须在物理、历史二者中做抉择的缘故。

历史是人文自然的物理,物理是自然人文的历史。现代大学所传播的基础知识,大概可以如此认为。古代文献《大学》所言“明明德”,也可以如此认为。普通人所学物理,无非是掌握一些前人研究自然所归纳的定理定律,若非将来继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则那些物理定理定律以及公式,往往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以及普通工作中有利于做事顺利的工具,助益于人们生活相对有条理。同理,普通人学历史,毕业后若不从事文献研究,则所学的历史典故,也只能是人们交流交往中的普通话,而腹有诗书气自华,实则掌握了一些圣贤名言警句与自然能相互沟通。人们之所以崇敬历史,大概是因耳闻目睹人类在自然活动中,遵循文明所成就的功绩。人们之所以相信物理科学,必然因物理科学所归纳总结的规律,在创造创新物质时所呈现的威力。崇敬历史人文,相信物理科学,归根结底仍是人类对能(量)力(量)的羡慕与渴求。

石猴因行为有果后说:“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群猴眼见为实而生信,于是拱伏无违。群体生活,社会生活,秩序的产生,必然因群体具备诚信基础,必然因社会有信诚氛围,也就是必须有共同的规律认识,否则难成群体,无有社会。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墨子言虽至士将相皆有法,虽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宣讲的依然是人文和自然都有规律,充分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定理定律的重要性。墨家相当于现代工科鼻祖,在讲法仪时举例说:“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孔子历代王者师及士人的祖师,为政篇起首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此,尽皆如是一定范围内的定律定理。如此,岂不是现代人们所学的物理科学和历史学的共通之处嘛,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有秩序的生活现实,必然会有排排坐。拱伏无违的群猴序齿排班,朝上礼拜,尊称石猴千岁大王。吴承恩所处时代所理解的历史社会现象和现实,为尊者讳,登王位称美猴王,隐去石字理所应当。作者安排得很妥当,石猴华丽转身后成就了美猴王,是以成为了孙悟空的生活基础,也为将来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有诗为证。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此诗内涵确实丰富,儒释道法等等一应俱全。唉,怪我学识浅薄,前几天还认为孙猴子拿一根铁棒捅破天,打上凌霄宝殿,就可以做齐天大圣。“姥姥!啥社会都是强者为王,没有丝毫改变。”也是局限于单纯的力道,而不知法术与之相融。如今看来没有文化确实难文明,连环画西游记也看不懂难明白。如此感慨,大概是最近几天恶补对于“内观”、“不识”、“无相”、“外合”、“明知”、“有形”等等词汇的认识?原来“不识”典出《诗经.大雅.皇矣》:“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至于有没有其它玄妙之处,我现在还真的不知道了。如此以来,休闲消遣阅览四大名著之中看似最为接地气的《西游记》,也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啊!西游记第一回,读了半月有余,还没有读完,现在知道自己确实很笨。嗬嗬嗬嗬,随意记之:

西游阅读记不知,不识诗经实可悲。
热闹喧嚣猴石子,先天已得圣贤词。
感叹己笨堪能救,闻道无非尽力为。
草木一秋人一世,念兹休市在兹期。

二零二二年七月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