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量多,绵绵不断,颜色偏白或者淡黄,质地比较稀,没什么臭味。双脚浮肿,平时食欲不好,大便偏稀,舌淡苔白腻。
这属于中医里说的“脾阳虚"。
有这种情况的女性多是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一族,饭不按时吃,饥一顿饱一顿,或者太过劳累,想事情太多,忧虑伤脾,最后脾气损伤了。脾主运化,脾气虚不能把水液及时运走,就只能停在身体里。水往低处走,一股脑向下,给环腰一周的带脉很大的冲击,以至带脉受损,约束力不够,这跟橡皮筋用力扯过之后就变松了一个道理。带脉失约,所以白带量多,质地较稀;水失到身体最低处,停在脚那,会引起浮肿;脾气虚食物也不能运化,没食欲,大便稀。舌淡,苔白就是脾虚的征象。
这时要补脾俞和足三里。
脾俞是后背膀经的穴位,偏重治由脾虚引起的慢性病,还可以用脾俞穴检验自己是不是脾虚,《黄帝内经》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就是说,脾有病,按脾俞穴劾疼,或者发麻,或者穴位处颜色变红变暗。此时治疗得方法就是艾灸脾俞。它得位置在第十一椎外1.5寸,也就是两个手指的宽度,先找第七椎,跟肩胛骨最下面相平,往下数4个脊椎即可。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不要以为它跟脾关系不大。脾胃就像一对夫妻,一阴一阳,一个主里一个主外,所以足三里可以脾胃同补。它在小腿外侧,弯腿的时候,把四指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骨外侧一横指即是。治疗时最好用艾灸,早上7-9点进行,这时胃经经气最旺。
操作方法:每天下午5-7点用艾条灸带脉,同时隔姜灸关元15分钟左右,因为生姜入脾经,可以健脾利湿。每天早上7-9点艾灸两侧脾俞和足三里15分钟左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