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

(2020-03-12 18:41:38)
标签:

教育

分类: 考研专业课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睿琪学习网提供免费下载试看:http://jiac.100xuexi.com/Ebook/124756.html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2章 学生心理
 第3章 教师心理
 第4章 学习心理导论
 第5章 行为学习理论
 第6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7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8章 学习动机
 第9章 知识的学习
 第10章 技能的学习
 第11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第12章 学习策略
 第13章 品德的形成
 第14章 教学设计
 第15章 课堂管理
 第16章 学习评定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2章 学生心理
 第3章 教师心理
 第4章 学习心理导论
 第5章 行为学习理论
 第6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7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8章 学习动机
 第9章 知识的学习
 第10章 技能的学习
 第11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第12章 学习策略
 第13章 品德的形成
 第14章 教学设计
 第15章 课堂管理
 第16章 学习评定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本书是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包括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精选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高清视频讲解。学员可以通过真题部分的练习来熟悉考研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本书参考大量教育心理学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的章目编排,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同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详细解析。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押题,其试题数量、试题难度、试题风格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基本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
https://g.100xuexi.com/images/blank.gif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完形-顿悟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 年,苛勒、考夫卡、魏特海墨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31917 年,苛勒在德国对黑猩猩学习和解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由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以此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相对抗。

    1.苛勒的实验

     在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叠箱实验”、“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 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 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 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

的方式。

    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顿悟往往跟随在一个阶段的尝试与错误之后发生,但这种行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样,而更相似于一种“行为假设”的程序,动物在试验了这些假设以后,便会抛弃它们,它往往是顿悟的前奏。所谓顿悟 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该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 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

    2)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德文“gestalt”的音译为格式塔,这个单词在德文中具有“形”、“式”、“完整”等意思,一般把它翻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在关于学习的看法上,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 问题时,有机体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就出现了“缺口”、“缺陷”,就会有一种渡过这种缺口、弥补缺陷从而完结图形的趋向,即组织或构造新的完形,这种活 动就是学习。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

    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连接注意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

    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

    优点: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把研究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的心理现象。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人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  

    缺点:企图用动物来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夸大了动物的意义。

    (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托尔曼(E.C.Tolman)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托尔曼认为自己是一名行为主义者。他坚持主张理论要用完全客观的方法 检验。然而许多人认为他是研究动物学习行为最有影响的认知主义者。受格式塔学派的影响,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他认为整体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的,而有机体对 环境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不同意把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看成是直接的联系,即 S--R。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中介变量是介于实验变量和 行为变量之间并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因素。具体说,中介变量就是心理过程,由心理过程把刺激与反应联结起来。因此 S--R 的公式应 S--O--R即代表中 介变量。他的学习理论就是从上述观点出发,通过对动物学习行为全过程的考察而提出的。

    1.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有目的的

    托尔曼认为动物学习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获得食物。动物在迷津中的试误行为是受目标指引的,是指向食物的,学习就是期望的获得。所以学习是有目的的,不是盲目的行为。

 

    2)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径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他必须认知这条件,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所以,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或途径。(托尔曼用“符号”代表有机体对环境条件的认知。)学习不是简单地、机械的形成运动反映,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形“认知地图”。所谓认知地图 是动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路线、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信息。这是个较模糊的概念。

    总之,目的和认知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两个重要中介变量,所以称他的学习理论为认知-目的说。

    2.对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评价

    1)托尔曼重视行为的整体性、目的性,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重视在刺激与反应之间 的心理过程,强调认知、目的、期望等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个进步,应给予肯以定。

    2)托尔曼理论中的一些术语,如"认知地图"没有明确地界定;对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也没有从本质上进行区分因而是机械主义的,这使得他的理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合理的体系。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J.S.Bluner ,1915 )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 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 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

    所谓认知结构,他认为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就 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主张 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并且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事物类别做出层次结构的安排。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

     新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评价。

     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这种新知识可能是学生以前知识的精炼,或者和学生以前的知识相违背。不管新旧知识的关系如何, 通过新知识的获得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涉及到知识的转化,通过转化,以不同的方式把新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得是否合理。因此,知识的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合理性进行判断。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二)结构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够把该学科看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就容 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容易记忆学科的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迁移,儿童早期学习学科的基本原理,还可以促进智慧的发展。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他认为儿童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 第一,好奇的内驱力。  第二,胜任的内驱力。  第三,互惠的内驱力。

    布鲁纳认为,以上这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都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其效应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

     结构原则。

     布鲁纳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发现,人有三种表征系统,这三种表征系统也是人成功地理解知识的手段。动作表象是凭借动作进行学习的,无需语言的帮助; 图像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的,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再现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的,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凭借逻辑推导就能进行。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通 过这三种表象形式进行教学呈现,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选用哪种呈现形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学科的性质。

     序列原则,或称程序原则。

     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 的序列,它们对于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序列。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任何具体的序列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过去所 学的知识、智力发展的阶段、材料的性质和个别差异等,因此,安排序列必须考虑儿童智力发展的历程,考虑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

    强化原则。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者必须获得反馈,直到学习结果如何。这种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化作用。因此,教学规定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 一环。除了强化时间的安排以外,要想强化有用,反馈必须被学生所理解。同时布鲁纳也认为,教学是一种暂时状态,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学习者不能老

是依赖教师的强化,必须逐渐地形成自我矫正的能力。
试读(部分内容)
https://g.100xuexi.com/images/blank.gif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学是(  )。

A.凯洛夫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其代表作有:《和教师谈话》、《教学与发展》等。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即体现了这样的教学原则。

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6.我国现行学制是(  )。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分支型学制,介于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称作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这种分支,它的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中国的先行学制即属于此类。

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报告。其基本思想是: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构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因此,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8.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课程流派是(  )。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答案】C查看答

本资料由睿琪学习网倾力打造,专注于考研和考证辅导!

睿琪学习网http://jiac.100xuexi.com/

联系电话:15983002071张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