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师范大学614教育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

(2020-02-27 10:59:45)
标签:

教育

分类: 考研全套

2021年吉林师范大学614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韦源考试网提供免费下载试看:http://weiy.100xuexi.com/Ebook/91556.html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12种电子书。

 

【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  

1、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  

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  

3、特殊教育机构  

 

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4、政府单位  

毕业生毕业后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教育行政单位。  

5、出版社、报社  

出版社、报社尤其与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6、新技术教育领域  

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1)高校、高职、中职、高专、中专里做教师、行政、辅导员。  

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  

(2)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  

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  

(3)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4)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5)政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7)公司里做项目工作。  

公司企业,公司企业也是教育类毕业生的一个去向,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专业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是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或者是普通管理职位上工作。  

(8)如果出国留学,常见的选择为TESOL、教学管理、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比较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等,有的还可以通过学习对外汉语等渠道到国外去工作。  

试读(部分内容)
https://g.100xuexi.com/images/blank.gif

第一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校本课程

4.昆西教学法

5.《对贤良策》

6.教育研究假设

7.先行组织者

8.长时记忆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论及理论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书院的特征。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

1.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教育理论,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3.案例分析

案例:在教育部颁布减负政策后,某地教育局为了了解学生课业情况,请部分学校推荐学生和家长来教育局进行了为时2小时的座谈,座谈会由教育局局长亲自主持,与会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不重,于是教育局得出结论,本地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1)你认为该地区教育局的调查结论是否可靠?你的理由是什么?

(2)你会如何设计调查活动来保证调查结论的可靠性?请写出你的调查方案。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以及这些教育机构已存在和运行的整套规则,具有历史客观性、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我国现正处于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制度也正处在改革期。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办学道路,是迈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是机械的二者相加,而是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等。

3.校本课程

答: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作为课程编制的主体,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可由单个教师、若干教师或教师团体开发,能够体现出本校的教学特色。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优点:能够体现地方教育特色,因地制宜;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水平;能够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地特色,陶冶情操;学校间资源共享,促进交流;让大学教师走进中小学,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缺点:当国家把开发课程的权利交给学校,学校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知识,没有能力开办高水平校本课程;校与校间的差距加剧了教育水平的差距,不利于教育公平;国家缺乏相关培训与理论指导。

4.昆西教学法

答:昆西教学法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帕克提出,主要批判的是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开端。帕克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工作中心地位,为学生安排各种活动;注重计算、测量、绘画、手工劳动等课程以及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用报纸、杂志代替教科书;强调理解,反对机械背诵,重视户外观察和实验室教学。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课程应与实际相联系;重视培养儿童自我探索精神。

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机械的教育手段的干涉,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与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儿童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然而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

5.《对贤良策》

答:《对贤良策》是董仲舒在元光元年针对汉武帝的策问所作的答对。在答对中,董仲舒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上,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三点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要使国家强大,首先要统一思想,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均以儒术为本,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对现实问题的探讨。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实行设太学以养士,以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为五经博士设置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行贡举以选士。依据考试成绩的优劣分配职位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取士的落实,是科举制度的先导。

评价: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形成了知识分子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促进封建社会经学教育的开始,使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都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全方位的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走向。

   6.教育研究假设

答:教育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的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其特征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一定的推测性质。作用是明确目的、限定数据收集范围;合理设计方案,选择研究方法,验证假设;控制变量,避免盲目,保证结果质量。

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科学性,推测性,明确性,可检验,表述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以陈述句提出,变量可操作、可测量。

7.先行组织者

答: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主要分为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和并列组织者。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

8.长时记忆

答:长时记忆是指能够保存许多年甚至终生的记忆,特点是信息贮存时间长,是永久性的;容量大,但是有限的;其主要来源于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形成。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分为词语和表象,其信息组织方式分别为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方式:回忆和再认,均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即依靠一定的线索和中介。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论及理论意义。

本资料由韦源考试网倾力打造,韦源考试网专注于考研和考证辅导!

韦源考试网http://weiy.100xuexi.com/

      联系电话:15983002071  韦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