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款诵经”也是对爱心的伤害

11个月大的女孩洁洁(化名)不幸身患重病,其父母在朋友的帮助下发起众筹筹集医药费,并在短时间筹得近15万元。这本是件好事,但日前有网友在佛山本地论坛上爆料称,获捐后女孩还是离世了,之后女孩的母亲在朋友圈内晒起旅游以及各种美食的照片。不少人质疑,捐出的善款被女孩的家人挪作他用。对此,女孩父亲卢先生极力否认,表示从未滥用善款用于吃喝玩乐。而是到西藏为女儿的骨灰诵经。
(3月4日《羊城晚报》)
在女儿生病的时候,这对夫妻在网上发起了爱心众筹。被感染了,被感动了,网友们纷纷慷慨解囊,短短的时间就捐款15万元,让这个家庭度过了难关。虽然,爱心并没有阻止病魔的侵袭,可是这依然不能掩盖爱心的美好。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爱心了,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界会是多么的美好?
可是,就在女儿去世之后,这对夫妻却在朋友圈晒出了美食,晒出了景点,这就难以让人不去质疑了,不去揣测了。女儿刚刚去世,父母应该是悲痛的,即使是花销自己的钱,能有心情在网上晒美食,晒景点?这完全不符合社会伦理。不过,对于网友的质疑,他们并不承认,他们说这并不是在旅游,而是到西藏为女儿骨灰诵经。
我们暂且信他们的说法,暂且相信是用善款“为女儿诵经”。问题是这就没有问题了吗?大家之所以捐款,是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而诵经这样的事情显然不属于爱心范畴。没有一个人捐款的时候是为了“给孩子诵经”。诵经这样的事情本来就属于封建迷信行为。当然,诵经也是自由的,信仰自由之下,这对夫妻有诵经的权力。可是,动用没有花完的善款千里迢迢去诵经就是不对的了。爱心人士想拯救的是生命,不是为流失的生命超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这对夫妻不是去旅游,真的是去诵经,那也是对爱心的深深伤害。看到旅游景点,看到天下美食,爱心人士岂能不心生疑虑?今后,再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们还会奉献爱心吗?他们必然会是望而却步的。有的爱心人士自己还不舍得吃美食,还不舍得去旅游,还不舍得跑到西藏去诵经,是从本就空荡荡的钱袋子里省出资金帮助别人的,这个时候的爱心是伤痕累累的。
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将爱心的结余,转给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传递下去,去感恩社会。遗憾的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没花完的爱心款拒不退还”的纠纷,有人甚至因此到了公堂之上讨说法。可是有的人说:捐给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我们有支配权。这暴露的是民间众筹的无序状态。对于众筹资金,我们需要有一个说法了,能不能有一个中间机构负责监督爱心善款的使用,只用于救命,不用于其他?
即使“用善款诵经”是真,那也是对爱心的伤害。又何况美食和景点如何解释?